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郁达夫小说《沉沦》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2 05:27
  郁达夫的《沉沦》作为一篇具有独特风貌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小说一经发表,立刻引起极大争议,抑扬毁誉近一个世纪而不绝,迄今已形成一条曲折绵延的接受历史的“长河”。虽然研究《沉沦》的论文数不胜数,但对这部作品接受史的研究至今仍是空白。大量的接受事实表明,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必定包含了复杂多样的价值内涵与意义指向。鉴于郁达夫小说《沉沦》接受的典型性与独特性,本论文将从接受效果、学术争议、文学史评述三个维度,把作者、作品、普通读者、专业研究者、文学史著作者共同纳入到《沉沦》接受的考察范围,努力廓清《沉沦》在历时接受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和巨大争议,探究相关的精神生态与社会价值认同的演变。本论文分为以下三大部分:第一章以普通读者为考察对象,旨在展示《沉沦》之于普通读者的接纳反应与意义所在,积极响应温儒敏提出的“文学生活”和洪子诚的文学“外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章第一节回到历史现场,透过《沉沦》的生成过程、出版情况及其阅读效果,考察新文学初期的“郁达夫热”这一标志性事件,探究这一看似偶然的文学接受事件背后蕴藏的历史可能性。第二节从接受环境与接受主体的关系出发,旨在分析普通读者在“...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概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沉沦》接受效果的演变
    第一节 《沉沦》发表与新文学初期的“郁达夫热”
    第二节 变化了的时代风气与变化着的接受效果
    第三节 《沉沦》在当下的阅读困境
第二章 《沉沦》接受的分歧与三个阐释热点
    第一节 性爱讨论背后的现代中国“道德”探索
    第二节 写实还是浪漫:对创作风格争议的考察
    第三节 抒情主人公的社会角色定位与意义评价
第三章 《沉沦》的影响与文学史地位
    第一节 《沉沦》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变迁
    第二节 《沉沦》思想意义的“常”与“变”
    第三节 被压抑的价值:《沉沦》的“身体言说”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过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55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055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