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史学和小说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3 01:25
对史学和小说二者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从文学史角度的研究虽然到了很细致的地步,但仍然存有某些偏失,且与史学史的某些研究存有抵牾。本文以唐代史学和小说二者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相关理论,说明唐代史学和小说的区分,并不如古代书目中所设立的那样。在四部分类的标准下,我们无法有效地对杂史、小说、甚至是杂家作出准确区分,无法说明唐人史学与小说的本质关系,而且对其演变源流的探讨也往往流于表象或被某种价值取向所蒙蔽。将现代学者周勋初、程毅中等人在这方面的研究,与西方史学家安克斯密特的理论结合起来,才能更进一步解决相关问题。本文的基本方法是,史学与小说的区别唯有在抛弃“真”的标准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记载与应用”理论下的史学记载与文学创作关系才可以探寻,并进而分析杂史、小说、传奇三者存在的本质。在此基础上,第二章以小说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环境为中心,进一步分析史学与小说创作的可能,指出唐代文化的宽容、史学文化的发达是小说发展至关重要的条件。第三章论述小说在唐代的发展对史学的影响,它们表现为:唐代小说的发展是史学记载范围扩大的先声、小说语言笔法及态度与史书撰写的相互交融...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史学与小说理论上的探索
第一节 史部书籍与小说的分类
第二节 求真意识的不同层面及其相关问题
第三节 文史异辙、记载与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撰述主体、综合环境与文史之别
第一节 作者身份的重合与撰述的多样性
第二节 小说内容的来源与创作的可能
第三节 在历史文化中的史学与小说的分途
小结
第三章 小说对史学的影响
第一节 记载范围的变化:从小说到史书
第二节 小说记录笔法在史书中的应用
第三节 纪事本末体在小说中的萌芽
第四节 小说的命运与唐宋史书对小说的采纳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本文编号:4055545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史学与小说理论上的探索
第一节 史部书籍与小说的分类
第二节 求真意识的不同层面及其相关问题
第三节 文史异辙、记载与应用
小结
第二章 撰述主体、综合环境与文史之别
第一节 作者身份的重合与撰述的多样性
第二节 小说内容的来源与创作的可能
第三节 在历史文化中的史学与小说的分途
小结
第三章 小说对史学的影响
第一节 记载范围的变化:从小说到史书
第二节 小说记录笔法在史书中的应用
第三节 纪事本末体在小说中的萌芽
第四节 小说的命运与唐宋史书对小说的采纳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与致谢
本文编号:4055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4055545.html
上一篇:从“穿插”到“互文”——《聊斋志异》对“以诗词入小说”叙事传统的开拓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