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阿来《格萨尔王》对史诗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07 18:04

  本文关键词:论阿来《格萨尔王》对史诗的继承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阿来 格萨尔王 叙事 审美接受 文化寻根


【摘要】:在重述神话的浪潮中,与其他作家的重述方式不同,阿来并没有选择颠覆传统,而是怀着对民族文化的无限敬意,极大程度地继承了史诗的优秀传统,从而满足了读者对于古老史诗与藏族文化的期待。通过新线索的安排,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照,拉开审美距离,探讨关于人性的永恒主题,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作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通过现代化的小说叙述对史诗《格萨尔王传》进行深入解读,以此探寻神话重述的真谛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除了绪论和结语,本论文正文共有四个部分:首先在绪论中依次交代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内容以及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在研究背景中,主要从三方面切入:一是对小说的源起——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主要内容和流传现状作简单的介绍;二是简述“重述神话”文学现象的发展现状;三是藏族作家阿来与重述神话小说《格萨尔王》。第一章探讨小说《格萨尔王》的创作动机及主题思想。小说是当代作家阿来经过对史诗的重新酝酿和诠释之后的再创作,涵盖了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质感。更为可贵的是,其中也蕴涵着包括作者在内的当代知识分子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及发展现状的重新审视,创作动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向民族文化致敬;二、“读懂西藏人的眼神”。主题的解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对英雄和人性的重新解读,对世人眼中高大全的英雄作新的诠释,由此生发出对人性的理性呼唤,;二、对藏文化反思、认同、追寻的自觉意识。第二章浅论相对于史诗,小说审美的新体验——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而产生的审美之美,这无疑是阿来小说的一大亮点。原型的拓展、时空顺序的交替转换、叙述视角的衍化变动等都是新体验中的具体表现。时间的表达和空间的书写;在尘世与天堂间自由行走;诗性表达背后史性的沉重思考。第三章是对小说的艺术分析,主要包括叙事策略和人物形象的重塑。叙事策略主要从故事情节、叙事色彩、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等入手分析,复调叙事、魔幻色彩、诗性语言是本章节主要讨论的部分;在“神祗人性化,凡人神话化”的大方向下,各种人物又有着与史诗原型不一样的变化,说唱人晋美的加入更是使小说的文化意蕴更深一层,为小说平添浪漫色彩的同时,也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蕴品质。第四章思考重述小说的文化价值。是藏民族在“自救”与“他救”背景下坚守民族文化的坚定态度,并延伸至文化传播的大背景下,在新兴媒介如雨后春笋的文化环境中,民族文化的突围和重生。最后结语重申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之路,在经典与世俗之间的选择与折中,寄予民族文化更好发展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阿来 格萨尔王 叙事 审美接受 文化寻根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研究背景9-12
  • 1、藏族历史史诗《格萨尔王传》9-10
  • 2. “重述神话”项目及文学重写现象10-11
  • 3. 阿来与小说《格萨尔王》11-12
  • 二、研究现状与内容12-14
  • 1. 研究现状12-13
  • 2. 本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13-14
  • 三、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4-15
  • 第一章 小说创作动机及主题解读15-21
  • 1.1 小说创作动机及意义15-17
  • 1.1.1 创作动机15-16
  • 1.1.2 重写意义16-17
  • 1.2 主题解读17-21
  • 第二章 审美超越——小说全新的审美境界21-31
  • 2.1 接受美学视野下民族文学的“寻根”之路21-22
  • 2.2 “距离”产生的审美之“美”22-31
  • 2.2.1 魔幻的时空22-26
  • 2.2.2 人与神的零障碍对话26-28
  • 2.2.3 诗性表达背后史性的沉重思考28-31
  • 第三章 小说的叙事策略及人物塑造31-45
  • 3.1 小说的叙事策略31-40
  • 3.1.1 故事情节及框架的继承与开拓创新31-32
  • 3.1.2 叙事色彩:魔幻时空的传奇叙事32-34
  • 3.1.3 叙事结构:双重线索和多声部的复调叙事34-37
  • 3.1.4 小说的语言特色37-40
  • 3.2 人物——跨越人神:重塑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40-45
  • 3.2.1 神祗人性化,凡人神话化40-41
  • 3.2.2 晋美形象的独特及内涵分析41-43
  • 3.2.3 人物形象的塑造43-45
  • 第四章 《格萨尔王》重述的文化价值45-51
  • 4.1 “自救”背景下的文化态度45-46
  • 4.2 “重述”的文化指向及意义46-48
  • 4.2.1 还原被肢解的文化价值观46-47
  • 4.2.2 多元化阐释47-48
  • 4.3 新传播语境中传统文化的反思与突围48-51
  • 结语51-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1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严卿;;论“重述神话”中的多元声音——以《格萨尔王》、《珀涅罗珀记》、《重量》为例[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2 梁海;;“小说是这样一种庄重典雅的精神建筑”——作家阿来访谈录[J];当代文坛;2010年02期

3 宋先梅;;文化的气脉与古歌的余韵——评阿来长篇小说《格萨尔王》[J];当代文坛;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演讲人 叶舒宪;[N];人民政协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谢迪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本文编号:531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31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b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