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炜《你在高原》中人物形象的夷齐文化意蕴
发布时间:2017-07-07 19:19
本文关键词:论张炜《你在高原》中人物形象的夷齐文化意蕴
【摘要】:本文以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一种勾连古今的视角,怀着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审视张炜《你在高原》中人物形象的夷齐文化意蕴。论文主体部分主要从“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别展开论述。夷齐文化中“游牧”特质中的讲“仁”而“非礼”与“不安分”特征,再加上独特的地缘文化,共同建构了《你在高原》中人物形象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万物平等基础上的万物有灵论与独特的地缘文化催生下的追求长生的生命意识共同构建了《你在高原》中人物形象的世界观。 夷齐文化中“游牧”特质中的“不安分”与讲“仁”而“非礼”特征建构了《你在高原》中人物形象的人生观。 夷齐文化中“游牧”特质中的“不安分”催生了一批形形色色的商人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他们“力功不力义(即很大程度上近乎只偏重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道德、伦理的坚守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小人之杰的价值观;与此同时,通过对只重视简单的物质财富的积累、力功不力义的深思与反思,张炜给当代人留下深深地忧思与期望。 整体上,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本论文对《你在高原》中人物形象的“夷齐文化”意蕴的论述是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而展开的;而在详细的论述过程中,本论文注重文化历时性的展现,体现“夷”与“齐”的关联性,把被遮蔽的“夷文化”中的“不安分”、“非礼”的文化特质展现出来,进而促使更多的人充分发掘、认识、理解夷齐文化对张炜文学创作的影响与贡献,从而有助于人们理解《你在高原》中厚重的文化底蕴,,引起更多的人以一种“扬弃”的态度、辩证地看待夷齐文化,发挥它在当下的价值。
【关键词】:张炜 你在高原 人物形象 夷齐 文化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序言10-20
- (一) 选题的背景与依据10-11
- (二) 研究现状11-14
- 1. 文学史中的张炜研究11-12
- 2. 相关期刊论文中的张炜研究12-14
- (三)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方法14
- (四) 论文的结构安排、创新点14-15
- (五) 张炜与以“碎片化”呈现的夷齐文化15-20
- 1. 张炜与夷齐文化15-17
- 2. 以“碎片化”呈现的夷齐文化17-20
- 第一章 世界观:万物有灵与长生的追求20-35
- (一) 万物有灵21-28
- 1. 植物方面21-23
- (1)大李子树21
- (2)葡萄树21-23
- (3)小结23
- 2. 动物方面23-27
- (1)鹿23-24
- (2)阿雅24-25
- (3)大鸟25-26
- (4)小结26-27
- 3. “物我不分”的三先生27-28
- (二) 追求长生:对自我生命的珍视28-35
- 1. 追求长生的“仙道文化”传统28-29
- 2. 因“长生”而永生、永存的徐福29-35
- (1)为始皇追求长生的智者徐福30-31
- (2)“逃跑”中方显知识分子本色的徐福31-33
- (3)徐福在当下的“余影”33-35
- 第二章 人生观:“不安分”与追求“自由”、“平等”35-45
- (一) 一个不安分而又执着的侠豪——《你在高原》的主人公宁伽35-39
- 1. 不安分的辗转“失败者”形象36
- 2. 执着中显现的“成功者”形象36-37
- 3. 侠豪形成的历史渊源37-39
- (二) 放纵情感的多情人39-45
- 1. 革命的情种39-41
- 2. 因爱而被灼伤的“太阳”41-43
- 3. “多情”深处的渊源43-45
- 第三章 价值观:“力功不力义”45-55
- (一) 曾经辉煌的夷齐45-46
- (二) 形形色色的商人形象46-50
- 1. 借“鬼魂”而“搬运”钱财的发家者46-47
- 2. 黑脸白脸同唱一台戏47-48
- 3. “以恶制恶”的实验者——李大睿48-49
- 4. 令人敬仰而又挑剔着的一个代表——林蕖49-50
- (三) 抗拒遗忘,用大爱来进行善的累积50-55
- 1. 遗忘使人走向毁灭50-51
- 2. 善的积累之难51-53
- 3. 用非凡的热情来浇灌大爱53-55
- 结语55-57
- 附录一57-59
- 附录二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5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路翠江;;泛神论之于张炜[J];东岳论丛;2013年01期
2 舒晋瑜;;张炜:杰作不一定为文学史而写[J];博览群书;2013年08期
3 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朱其;李向阳;;文化的游牧性很重要——朱其对话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J];东方艺术;2010年11期
4 陈爱强;;20世纪胶东文学与胶东文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陈占敏;;《你在高原》的放飞[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531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53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