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小说”三题
本文关键词:“伤痕小说”三题
更多相关文章: 伤痕小说 事件性 文学现代性 问题小说 社会心理 促动作用 现代性问题 历史想象 现代历史 创伤后应激障碍
【摘要】:正一、"伤痕小说"的幽灵在"文革"后的政治、文化语境中,"伤痕小说"以其对"文革"伤痕的展示引发了异乎寻常的巨大的社会共振,围绕它所展开的激烈论争以及它的合法身份的最终确立,都产生了事件性的影响(1),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激活"新时期"的文学想象力,也确曾对后文革的精神秩序重建起到了重要的促动作用。与其说它是"迎合了政治实践、社会心理、文艺模式等多方面的以‘新时期’命名的中国新现代性的历史诉求"(2),毋宁说它参与构建了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伤痕小说;事件性;文学现代性;问题小说;社会心理;促动作用;现代性问题;历史想象;现代历史;创伤后应激障碍;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一、“伤痕小说”的幽灵思想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两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在高歌猛进的“新时期”乃至“八十年代”的想在“文革”后的政治、文化语境中,“伤痕小说”象中,堪称是文学与政治合作的范例,当然也不免以其对“文革”伤痕的展示引发了异乎寻常的巨大令日后的回顾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成祥;;解读“伤痕小说”的人性主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首作帝;;论伤痕小说的现代性与矛盾性[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3 张小璐;;从集体性走向个人性——伤痕、新伤痕小说话语体系比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年04期
4 叶立文;神话思想的消解:从“伤痕小说”到“意识流小说”[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5 宋文坛;吴晓雪;;意识形态化的历史书写——新时期之初伤痕小说的历史叙述模式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黄璐;毕文君;;“伤痕小说”的经典化与新时期文学叙述的起点——以《人民文学》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奖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方维保;;“右派”作家伤痕小说的“忠诚格式塔”[J];长江学术;2014年01期
8 季塞南;李保强;;论新时期伤痕小说中的情感教育[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柴高洁;;重写文学史背景下两篇伤痕小说的比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10 地山;《逢遇》而不遇[J];文谭;198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景雷;韩春燕;;当前“新伤痕小说”的价值取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景雷 韩春燕;当前“新伤痕小说”的价值取向[N];文艺报;2006年
2 张瑗;当前文学争鸣的困境与活力[N];文艺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倪文涛;“革命伦理”与“人道伦理”冲突下的“伤痕小说”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6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3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