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家》中的“青春”叙述
本文关键词:文学作品《家》中的“青春”叙述
【摘要】:"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的青春精神,或许是巴金的《家》打动一代青年读者的重要因素。它无异于几千年封建伦理天空中的一声惊雷,打开了一个透出缕缕光明的世界。对于"80后"作家张悦然而言,《家》中的悲剧感则源自青春或生命的困境,表现出一种对"物化"产生警惕后的幻灭感。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巴金 张悦然 《家》 青春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度项目“巴金与‘80后’作家关于青春书写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ZJW1413)的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I207.425
【正文快照】: 巴金与张悦然小说青春主题的不同维度 “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东西”,1937年2月,巴金在《家》的后记中如是写道。“青春是美丽的东西”,1953年3月4日,巴金在《家》后记中重复道。“青春是美丽的东西”,1957年6月,巴金在《和读者谈家》一文中,仍然毫不避讳词穷之嫌,表达着他对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冬静;;张悦然小说的修辞艺术论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2 温凤霞;;逾越死亡的飞翔——读张悦然《十爱》[J];科技信息;2010年15期
3 刘桂茹;;“玉女”的忧伤与残酷——张悦然小说浅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孔令柱;;张悦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葛晓磊;;张悦然小说的悲剧描写[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徐歪歪;儿童不易,张悦然不易[J];同学;2005年09期
7 赵静;;冷眼阅读张悦然[J];山东文学;2006年02期
8 罗雪挥;刘芳;;张悦然:没有人给我们一条救命的绳索[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7期
9 ;张悦然首次撰文反思“80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36期
10 怀德;;文坛新势力 张悦然现象及其他[J];中华儿女;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熙涵;;当“80后”遭遇前辈作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2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秀娟;张悦然:把最好的年华献给文学[N];文艺报;2007年
2 卧崂子;张悦然,纯文学不是喊出来的[N];文学报;2005年
3 ;张悦然:写作只为稀释寂寞[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香;张悦然:“80后”文化标本们面临挑战[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广文;张悦然等29位作家受聘北京作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任姗姗;青年作家张悦然 网络阅读,心里总不踏实[N];人民日报;2011年
7 杜一娜;明天社借《张悦然文集》介入成人文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80后”作家:谁来解压缩[N];文汇报;2010年
9 李洋;北京作协首次签约80后作家[N];北京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舒晋瑜;冯唐、张悦然、笛安包揽“娇子·未来大家”前3名[N];中华读书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舒;市场与梦幻的技艺—张悦然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莫灵芝;从“偶像”写手到青年作家—张悦然小说创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琰;张悦然小说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盼;张悦然小说中的比喻修辞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李佳恩;张悦然小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程瑞瑞;忧伤青春的另类歌者[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钟澄安;张悦然小说的青春世界:困境中的人性关怀与唯美救赎[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王芳;试论张悦然小说的阴郁性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匡杨乐;张悦然小说语言的超常搭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董爱红;张悦然与春树小说比较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37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370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