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来小说的地域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以《空山:天火》为例
本文关键词:论阿来小说的地域书写与现代性反思——以《空山:天火》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空山》 阿来 藏地 族群 地域文学 现代性反思
【摘要】:以《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作品为代表,对于国家、族群、地理、身份、创伤记忆与多重历史的叙事、实录与反思构成了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阿来极具个性化的地域特色与诗意风格。《空山:天火》揭示了无数个像"机村"一样的自然乡村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受的记忆伤痛、精神错乱与生态挣扎。阿来力图通过书写以嘉绒藏地为地域空间的"机村系列",呈现出不同信仰、族裔、文明形态、地域文化、意识形态、全球化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揭示被主流话语遮蔽的历史浩劫与精神创伤,并以充满神性的写作方式探寻神话、民间传说、历史传承对当代人的精神启示。
【作者单位】: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空山》 阿来 藏地 族群 地域文学 现代性反思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某种独具特色和个性经验的文学风格的出现往往反映了作家本人所属的地域、族群、文化、环境、时代、精神气候等症候。法国批评家泰勒(H.A.Taine,1828—1893,又译丹纳)在《艺术导论》中提出了影响文学风格、类型的三要素:种族、地理环境、时代。“种族”是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阿来;谭光辉;段从学;白浩;黄鹤;税雪;唐梦曦;;极端体验与身份困惑——阿来访谈录(上)[J];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兴青;阿来的生态意识及其中国现代化问题批判[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艳霞;指挥一部混沌的村落交响曲——评阿来的《空山》[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2 王琦;;阿来的秘密花——《空山》的超界信息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1期
3 吴义勤;;挽歌:唱给那些已逝和正在逝去的事物——评阿来的长篇新作《空山》[J];当代文坛;2007年03期
4 郑新裕;;阿来“走了”[J];安全与健康;2007年20期
5 邱华栋;;阿来印象[J];扬子江评论;2009年02期
6 黄慧;;阿来作品中的神巫世界[J];新西部;2010年08期
7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11期
8 张学昕;;阿来的植物学[J];文艺评论;2012年01期
9 ;阿来斯漫画选[J];新闻三昧;1997年03期
10 未已;;外籍学生阿来[J];意林;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学昕;;孤独“机村”的存在维度——阿来《空山》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南帆;;美学意象与历史的幻象——读阿来的《空山》[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梁海;;“小说是这样一种庄重典雅的精神建筑”——作家阿来访谈录[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阿来;姜广平;;“我是一个藏族人,用汉语写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5)[C];2011年
5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李大鹏;;沉重的叹息——评《遥远的温泉》[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玉梅邋程晓龙;阿来:文化发展防止过度追求经济指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牛梦笛;阿来:写作就像湖水决堤[N];光明日报;2013年
4 宋庄;阿来 我希望通过写作自我修复[N];工人日报;2013年
5 齐修远;“花心”阿来不停地改变[N];中国邮政报;2005年
6 汪兆骞;闲话阿来[N];湖北日报;2004年
7 小雨;阿来的光荣与梦想[N];今日信息报;2005年
8 记者 朱侠;《科幻世界》奖励阿来8万元[N];新闻出版报;2000年
9 实习记者 陈馨;阿来:“市场化写作”前景广阔[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冯勇 本报记者 宋亚娟;李康云:阿来文学的叩问与聆听[N];乐山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艳伶;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梅;扎根:阿来的小说创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茹;论阿来《格萨尔王》对史诗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慧;阿来文学作品和苯教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艳;阿来笔下的西藏想象[D];暨南大学;2006年
5 刘琴;阿来小说与川西藏族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一飞;阿来原生态创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倩;论藏文化语境中阿来的小说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余其兵;论阿来小说的边地特色[D];南昌大学;2014年
9 秦世琼;阿来小说的人类学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10 苟欢;论阿来小说的“自然”主题[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7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637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