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论李长之的诗歌创作及其诗论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30 08:10

  本文关键词:论李长之的诗歌创作及其诗论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李长之 新诗创作 诗论建构 理智 情感


【摘要】:李长之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界的一颗新星,其出名得益于其所著《鲁迅批判》(1936年),该书是第一部成系统的鲁迅研究专著,也是唯一一部鲁迅曾批阅过的鲁迅研究专著。李长之是以文学批评进入学界研究视野的,然而他不仅仅是文学批评家,也是作家,他曾创作过剧本,写过童话,做过诗。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学界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他创作的诗歌和诗论建构入手,尽可能公允地评价李长之的诗歌创作及诗论建构,并进而试图构建李长之的诗歌在他的创作中的地位,希望对当下的诗歌问题给予一点启示。文章由五部分构成。绪论,主要概述了李长之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思路、创新之处。第一章,按时间发展的轨迹,概述李长之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第二章,对李长之的诗歌进行分期,探讨李长之的新诗创作在各个阶段的不同,同时探讨李长之诗歌的艺术。第三章,主要探讨李长之的诗歌理论建构。结语,总结李长之的新诗创作以及诗论建构,从理论、作品、诗体、诗质四方面指出李长之的新诗创作的价值和地位乃至他的诗歌创作的得与失。
【关键词】:李长之 新诗创作 诗论建构 理智 情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第一章 李长之的一生14-22
  • 1.1 李长之诞生和生活的时代14
  • 1.2 李长之的一生14-18
  • 1.2.1 早年的生活和教育15-16
  • 1.2.2 清华时期的经历16-17
  • 1.2.3 1949年后的命运17-18
  • 1.3 李长之的一生的总括18-22
  • 第二章 李长之的诗歌创作概况22-36
  • 2.1 李长之诗歌创作的分期22-29
  • 2.1.1 童年时代的创作(1922-1929)23-24
  • 2.1.2 清华文风(1930-1945)24-28
  • 2.1.3 政治化抒情(1946-1978)28-29
  • 2.2 李长之的诗歌艺术29-36
  • 2.2.1 意象丰富30-31
  • 2.2.2 形式多样,格式自由奔放31-34
  • 2.2.3 古典与浪漫34-36
  • 第三章 李长之的诗论建构36-48
  • 3.1 何谓诗?36-41
  • 3.1.1 诗的本质必须是情感的36-39
  • 3.1.2 新诗与旧诗39-41
  • 3.2 独特的体验——诗人论41-44
  • 3.3 彰显批评精神的诗评44-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53-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天池,李书;李长之的书评及其理论和风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郜元宝;追忆李长之[J];读书;1996年10期

3 张蕴艳;;李长之的晚年悲剧[J];博览群书;2001年11期

4 李书;;作协会员证上的照片 忆我的爸爸李长之[J];博览群书;2001年01期

5 刘月新;邹君;;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方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于天池;李书;;尊前我自心香r——李长之与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05期

7 夏中义,张蕴艳;李长之学术人生素描[J];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8 于天池;;芳桂当年各一枝——李长之与巴金[J];人物;2010年11期

9 陈太胜;从李长之到梁宗岱——兼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二期[J];文艺争鸣;2004年01期

10 李书,于天池;李长之及其文学批评[J];新文学史料;200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庆林;李长之文学批评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58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758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