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婚恋诗中植物意象的生成
本文关键词:论《诗经》婚恋诗中植物意象的生成
【摘要】:《诗经》婚恋诗涉及了约60种植物意象,以植物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为依据,可将《诗经》婚恋诗中的植物意象分为女性的象征、爱情的信物、婚恋的场所等三类。《诗经》中植物意象的使用并非是随意和偶然的,而是上古时期人们内在精神世界与外在自然世界在特定的文化基因和社会现实环境之上的融合,其基础和前提是植物物象的自然属性审美特质和社会属性审美潜质。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诗经》 婚恋诗 植物 意象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W015)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诗经》中婚恋题材约占诗歌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些婚恋诗绝大多数都使用了植物意象,例如“麦”“谷”“荇菜”“苹”“藻”“蕨”“薇”“葑”“菲”“荼”“荠”“扶苏”等,多达五六十种。根据植物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可将《诗经》婚恋诗中的植物意象分为三类:一是女性的象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辰;万庆;;从《诗经》中的婚恋诗看周代女性的地位[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严晓飞;;郑卫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J];皖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孙影;;浅析《诗经》中的婚恋诗[J];大众文艺;2013年07期
4 吴贤哲,李珉;先秦婚制和婚俗在《诗经》婚恋诗中的反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5 郑群,郑虹霓;《诗经》婚恋诗和汉代婚恋诗比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于新;;论《诗经》婚恋诗中的男子形象[J];名作欣赏;2012年06期
7 吴津津;;略论《诗经》中的婚恋诗的美学价值[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9期
8 阴肖娟;;《诗经》婚恋诗产生的土壤[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9 黄伦峰;;浅析《诗经》中的周王畿之地民间婚恋诗[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S2期
10 牛晓贞;;《诗经》婚恋诗中的几种植物意象[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五一;;郑卫婚恋诗和周代文化[A];诗经研究丛刊(第八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茵茵;《诗经》婚恋诗葡萄牙语译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鹏;汉魏西晋婚恋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戚小漫;《诗经·二南》婚恋诗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3 牛晓贞;《诗经》婚恋诗意象的文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4 黄伦峰;周代婚俗下的《诗经》婚恋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丁秀杰;《诗经》婚恋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赵徽;《诗经》与楚辞婚恋诗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于莲莲;《诗经·国风》中“婚恋诗”之周礼意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8 严晓飞;郑卫婚恋诗女性情感经历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9 张庆霞;《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宫海婷;《诗经》婚恋诗的原始文化溯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4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34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