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元曲中女性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08:42

  本文关键词:元曲中女性意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元曲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研究


【摘要】: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元曲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的思想内容、强烈的生活气息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元曲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较以往各代更加丰富,为中国文学特别是戏曲人物提供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元曲作家在刻画人物性格时,把笔触深入到了性格的深层结构中,剖析了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斗争,写出了元代女性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与传统礼教规范的激烈冲突,揭示了女性的自觉意识,塑造出许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后人对元曲的研究也逐步深入,20世纪后,对元曲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评论家对元曲的发展与分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证和辨析了一批元曲作家的写作活动与作品,探讨了元曲的题材内容、艺术结构和演出形态。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现代美学观点被引入到元曲的研究中,对元曲特别是杂剧的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纵观这些研究发现,目前对元曲中所呈现出的女性意识方面的研究还略显薄弱。而从元曲的两个基本类型——杂剧和散曲入手,将涉及的女性人物形象加以分类,进而分析不同形象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并探究产生这种自觉意识的原因,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同时,元曲中女性形象所体现出的独立人格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对于当今妇女自身发展和地位提高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论文从元曲中的春恨、相思、闺思、闺情、赠妓、离别等类型的作品中找出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归类总结,深入分析、比较这些形象的普遍性及个性特点。从类型上看,散曲中的女性形象包括解语花、闺房女、风尘女、商人妇和宫中女、辣味女、断肠女等,这些女性形象具有高度的平民化、概念化、多样化特征。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可以透视出元曲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反抗父权、反抗夫权、追求男女平等的反抗意识;具有反对贞义节烈的思想和大胆主动的性爱意识;以及与命运抗争,争取独立人格的人格意识和质疑神灵仙、肯定现实人生的生命意识。可见,元代女子具有更加明显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觉醒意识。她们开始变得重视自己,敢于肯定自己,能够把个人的乐观积极、爱憎分明表现在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从客观上开始削弱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旧观念,甚至是颠覆这种陈风陋俗。最后论文对元曲中女性自觉意识产生的原因从社会、作家个体和元代观众的审美情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元曲中的女性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既是作家进步的女性观的体现,也可以折射出社会对女性态度的变化。
【关键词】:元曲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4;I207.3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
  • 1.2 研究的现状11-12
  • 1.3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12-14
  • 第二章 元曲中女性形象的分类与特征14-26
  • 2.1 元曲中女性形象的分类14-22
  • 2.1.1 解语花15-16
  • 2.1.2 闺中女16-18
  • 2.1.3 风尘女18-19
  • 2.1.4 宫中女19
  • 2.1.5 商人妇19-20
  • 2.1.6 辣味女20-21
  • 2.1.7 断肠女21-22
  • 2.2 元曲中女性形象的特征22-26
  • 2.2.1 平民化22-23
  • 2.2.2 概念化23-24
  • 2.2.3 多样化24-26
  • 第三章 元曲中女性的自觉意识26-44
  • 3.1 女性意识的内涵26-27
  • 3.2 元曲中女性的反抗意识27-32
  • 3.2.1 反抗父权27-29
  • 3.2.2 反抗夫权29-30
  • 3.2.3 追求男女平等30-32
  • 3.3 元曲中女性的性爱意识32-36
  • 3.3.1 反对贞义节烈的观念32-34
  • 3.3.2 大胆主动的性爱意识34-36
  • 3.4 元曲中女性的人格意识36-39
  • 3.4.1 争取独立人格36-37
  • 3.4.2 与不幸命运抗争37-39
  • 3.5 元曲中女性的生命意识39-44
  • 3.5.1 质疑神鬼灵仙40-41
  • 3.5.2 肯定现实人生41-44
  • 第四章 元曲中女性自觉意识产生的原因44-49
  • 4.1 元代独特的社会文化44-45
  • 4.2 元曲观众的审美情趣45-47
  • 4.3 作者进步的女性观47-49
  • 结语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菊艳,王梅;元杂剧的女性形象与北方民族文化[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2 江健;元杂剧妇女形象刍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张义光;论元杂剧的婚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4 彭茵;元杂剧与宋元南戏婚变戏之比较[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胡元翎;世纪初近代词曲研究之发轫[J];学术交流;2004年02期

6 孙艳霞;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7 杨凤琴;;元代婚恋剧的尚情倾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880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80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6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