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中国文学论文 >

钟惺、谭元春散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15:16

  本文关键词:钟惺、谭元春散文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钟惺 谭元春 散文


【摘要】:钟惺、谭元春是晚明竟陵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散文创作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竟陵派散文的特色和成就。本文以钟、谭散文作为研究对象,感悟乡先贤的精神信仰和文学追求,力图在文本的细读和解析中阐明钟、谭在“文”这一领域的特点和成就,重视钟、谭散文对于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贡献,努力促进竟陵派整体研究和钟惺、谭元春作家作品研究。本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钟、谭散文理论研究”,主要通过文本的爬梳归纳二人的散文理论思想,分为“散文文体论”、“散文创作论”、“散文接受论”,并且阐述钟、谭文论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钟、谭散文创作内容研究”,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立足于文本解读,在把握钟、谭散文整体创作情况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采用新的分类方法,即分为论诗议事、佳山丽水、真情实意、女性形象等四类,努力打破文体之限,探究钟、谭散文之精神内核和独有特质。第三章“钟、谭散文艺术特色”,结合散文细读,将二人散文艺术特色概括为:形神兼备、凝练突出的人物刻画;浓淡适宜、善用比喻的语言;精巧有致、新颖独到的文法等三方面,最后认为钱谦益概括的“幽深孤峭”风格并不适用于二人散文。第四章“钟、谭散文中的地域情感”,以钟惺与南京、谭元春为竟陵为专题对象,探讨二人散文中的地域情感,以及城市对于散文创作的影响,以期促进散文中的地域文化研究。
【关键词】:钟惺 谭元春 散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7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7
  • 二、钟、谭及其散文概览7-9
  • 三、钟、谭散文研究成果综述9-17
  • 第一章 钟、谭散文理论研究17-33
  • 第一节 散文文体论17-21
  • 第二节 散文创作论21-25
  • 第三节 散文接受论25-28
  • 第四节 文论对其创作的影响28-33
  • 第二章 钟、谭散文内容研究33-53
  • 第一节 论诗议事33-36
  • 第二节 佳山丽水36-40
  • 第三节 真情实意40-45
  • 第四节 女性形象45-53
  • 第三章 钟、谭散文艺术特色53-70
  • 第一节 形神兼备、凝练突出的人物刻画53-60
  • 第二节 浓淡适宜、善用比喻的语言60-65
  • 第三节 精巧有致、新颖独到的文法65-70
  • 第四章 钟、谭散文中的地域情深70-76
  • 第一节 钟惺与南京70-73
  • 第二节 谭元春与竟陵73-76
  • 结语76-77
  • 参考文献77-84
  • 后记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阚文文;阴志科;;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困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2 马美信;论公安派与竟陵派的分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3 欧孔燕;;论“幽深孤峭”的形成及其价值[J];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4 祝诚;竟陵巨子谭元春评传[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5 罗书华;;“散文”概念源流论:从词体、语体到文体[J];文学遗产;2012年06期

6 梁琨;;论钟惺散文的艺术成就[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卓;晚明诗话中的竟陵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82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yanwenxuelunwen/882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0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