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环境艺术中空间与场所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05 18:35

  本文关键词:环境艺术中空间与场所探析 出处:《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艺术 空间 场所


【摘要】:在环境艺术中,空间与场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空间相对抽象,且具有开阔、自由的特点,而场所则相对具体,其性质也更加封闭、安全和稳固;场所具有空间性,但空间未必具有场所性。因此,场所比空间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和特性。纵观环境艺术的发展,不同时期艺术界对待空间和场所的理解及侧重是有所不同的,传统视域下的环境艺术强调场所的意义,而现代则更注重空间的分析。空间与场所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具体表现为自由与家园、园林景观与现代建筑、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冲突。
[Abstract]:In the art of environment, space and place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and interrelated. Space is relatively abstract,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 and free, while the place is relatively specific, and its nature is more closed, safe and stable. The place has the space, but the space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he place. Therefore, the place has the richer significa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an the space. The understanding and emphasis of the art circle on space and place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traditional environmental art emphasizes the meaning of the place. However, modern tim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nalysis of space. There are opposit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space and place, such as freedom and home, landscap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
【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维度和场所特性研究”(YG2011015)
【分类号】:J50-4
【正文快照】: 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空间和场所具有重要的意义。空间和场所不仅仅作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一个容器,或只是作为一个静止的、均质的对象,而是有其自身的性格和特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塑造了空间和场所,反过来空间和场所也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另外,很多人认为对空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李婷婷;陈震云;;客家传统民居文化在现代住宅建设中的传承[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江俊浩;邱建;;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5 张巍;王一平;;街道的意义——城市住区模式的演进[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6 欧阳茜;张鲲;;从记号学的角度解读“竹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7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茜;刘欣葵;;“国家视角”下的北京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表达[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郭宏伟;阙龙开;;论西藏江孜古街区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与保护对策[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黎慧;;民族聚居区建筑的地理空间与社会空间分层研究[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沈一凡;柳晓杰;洪艳;;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以金丘村“民俗历史文化展示区”为例[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彦芝;华晨;王颖芳;;解读“小城故事”——基于特征分析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初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艾杰;郝飞;白小鹏;;城市高密度人工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远鸣;武汉市居住小区边界空间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黄兰;中山沙田水乡聚落户外空间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殷霄婵;西方现代教堂建筑设计形态探研[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雨;;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方四文;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1年01期

3 刘海峰;;艺术学院隆重举办2007年应届毕业生艺术设计展[J];洛阳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2008届毕业生作品选[J];包装世界;2008年04期

5 陈晓;马郁佳;;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文化精神生态[J];作家;2009年20期

6 刘晨晨;;关于当代中国环境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大家;2010年07期

7 张凯;;新技术新材料催生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浅析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1年09期

8 缪鹏;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绿色”误区[J];装饰;2005年09期

9 何克峰;;自然·空间·表现——浅谈环境艺术设计多元化思考[J];美术大观;2010年06期

10 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俞明海;周波;;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李川;荆福全;;论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陈莹;;关于图形创意的教学理念探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庄初阳 通讯员 许海英 王力;松阳学子获中国国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金奖[N];丽水日报;2010年

2 小杰 小冰 贺燕;市雕塑院挂牌成立[N];汕尾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谈健;设计与世界同步[N];广东建设报;2008年

4 郑曙e,

本文编号:1384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384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