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1 03:04

  本文关键词: 红色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路径 出处:《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一种政治文化,并在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因此,研究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路径,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创新红色文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培育我国的文化自信几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具有导向、激励、凝聚和教化四个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中,由于教育者缺乏相应的业务素质、受教育自身因素的限制、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和教育环境的制约等原因的影响,使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存在宣传教育形式化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重经济效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认识偏差扭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软硬件建设不足等问题。要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我们拓展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引导教育、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并且需要不断优化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Abstract]:The red culture is China Communist Party under Marx's guidance, create a kind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 form of culture and in the China construction and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stantly.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d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and conten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red cultur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its realization path, to improv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red culture, red culture education content and the educational mode,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hinese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ultivate our cultural confidence. Several aspects of red culture has guiding, incentive condens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four main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red culture fun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because education is lacking The lack of correspond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education, their own factors, which restricts the reasons such as the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red cultur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paganda education existence formalization restrict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mphasis on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deviation distortion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d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we need to expand the red cultur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strengthen the red culture education tea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education of the educate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need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red culture and red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红梅;龙迎伟;;论“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弘扬红色文化[J];世纪行;2006年11期

3 王以第;;“红色文化”及发生机制[J];理论界;2007年10期

4 刘浩林;;论红色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5 黄三生;刘慧;卢丽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红色文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钟利民;;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问题[J];求实;2010年03期

7 熊扬勇;;论提升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薄存旭;;我们需要怎样的红色文化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0年28期

9 王中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视域中的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10 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明权;;试析“红色文化”的几个特点[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封振国;李敏翠;;互融与双赢——谈河北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多元化发展机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科研管理部调研组;刘金田;唐斫;高阳;;江西省弘扬和发展红色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和经验[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0年)[C];2011年

4 韩江华;;文化大繁荣 红色添光彩——对贵州省铜仁地区红色文化建设之浅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封振国;;结合“大西柏坡”建设谈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开拓[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6 肖先治;;简论红色文化与贵州“精神高地”的构建[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虹;;对毕节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郭敏;张小明;;关于红色文化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的思考[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12年

9 黄先友;何敏;;红色文化 构筑精神高地[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夏教师篇卷1)[C];2013年

10 洪芳;;河北省红色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向胜军邋陈志刚;永顺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N];团结报;2007年

2 记者 邢兆远邋通讯员 郇恒赛;临沂凭红色文化孕育发展强势[N];光明日报;2007年

3 彭光华;奋力推进红色文化大发展[N];江西日报;2008年

4 杜辉升 李兆华;费县 红色文化促绿色经济发展[N];中国特产报;2009年

5 记者高艳鸽;哲学所:充分发掘红色文化的软实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米绍林;发掘历史资源 建设红色文化[N];重庆日报;2009年

7 李芝兰;地震区域内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姜天骄 姜建明;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倩倩;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威海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章军 刘建华 刘阳 马跃峰 崔佳;红色文化,如何更红?[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宿峰;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刘琨;红色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06年

2 罗春洪;弘扬红色文化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3 程潇潇;红色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1年

4 曹祥云;大别山地区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5 邢蓉;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的价值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6 朱喜峰;市场经济下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7 初超诺;先进文化建设中黑龙江省红色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8 李向飞;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爱智;沂蒙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升斌;红色文化的历史演进[D];遵义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480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480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a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