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本文选题:城乡一体化 切入点: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 出处:《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国家人口的大多数,实现农村的发展是我们的重要课题。文化建设,作为上层建筑方面,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现今农村的发展受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大环境影响,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对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发展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是以现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研究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内和国外关于农村文化研究的现状,为本文提供参考。全面阐述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和概念,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城乡一体化和文化建设的支撑,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对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及为什么要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第二部分,分析了吉林省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背景下,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各方面成就。第三部分,阐述了当前吉林省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各方面问题的原因。论证了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中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第四部分,探讨了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解决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各项问题。以理论认识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切实解决吉林省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对现阶段加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现实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实现吉林省的农村、城市协调发展。
[Abstract]: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the rural population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state's population, rur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Our cultural construction, as the superstructure,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by the larg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 eighteen Party Congress report pointed out: "culture is a nation's blood, is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people. We should take the Marxism Leninism,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s a guide,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 eighteen and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spirit, the spirit of Learning Serie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important speech deeply, in the new normal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vigorously develop agriculture The village culture,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by Marx theory as the support,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Mainly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first par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domestic and rural culture abroa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oncept, explained the support of Marx's theory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demonstrates the role of the Marx doctrine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why should strengthen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next.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Jilin province. And i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Jilin Province The rural cultur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in all aspects. The third part expounds the existence of the current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problems, causes various problems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Proved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how to be guided by Marx theor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In theory, in practice, to solve the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problem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Jilin Province,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and city.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J];发展论坛;2000年08期
2 马照南;;探索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J];福建理论学习;2000年05期
3 李永林;玉溪地区农村文化走势及思考[J];创造;2001年06期
4 李世顺;消除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社会消极现象[J];创造;2001年10期
5 桑学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主流文化建设[J];唯实;2001年07期
6 陈中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1年03期
7 周作明;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J];学习导报;2002年10期
8 孙金荣,杨棣,汤钰婧,苏雪梅;2003年山东省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比较与理论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农村文化建设的三个结合[J];实践;2003年12期
10 赵开堂,陈昌福;农村文化建设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理财;张良;;论农村文化体制及机制的改革与创新[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李昕;;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看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新志;;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培育新型农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4 张玉彬;;关于当前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几点思考[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5 李斌;;农村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彭华昌;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四)[C];2004年
7 胡大为;;农村文化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8 余学新;;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张华;;论新农村文化建设[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10 郑中;郑波;;山东省新农村文化创新管理平台的建立[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阳新丽 作者系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当前农村文化的新变化及其对策[N];衡阳日报;2005年
2 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五项对策[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大力发展繁荣农村文化[N];人民日报;2005年
4 张大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促进旅游快速发展[N];团结报;2004年
5 沈世成;农村文化建设要用好辩证法[N];温州日报;2005年
6 ;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N];安徽日报;2006年
7 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考察团;山西农村文化大院发展的启示[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8 宕子;“砸电视”岂能应对“农村文化生态断裂”现象[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乐根良;农村文化建设项目要办实办好[N];中国审计报;2007年
10 刘晓辰;农村文化产业:挖潜力 拓市场 发展恰逢其时[N];中国特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学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婵婵;山东省农村文化建设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周杨;河南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维;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宋淑芬;地方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5 范会勋;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途径探析[D];郑州大学;2010年
6 刘凤波;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7 韩美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莹华;“三农”框架下的西部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李宗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高喜伍;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58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55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