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法的国内古镇研究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12 03:51
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与CSSCI库收录的1992—2017年我国研究古镇的682篇相关论文为数据,通过引文分析软件(Citespace V)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出国内古镇研究的知识图谱,描述和分析国内古镇研究的现状与热点.结果表明:发文作者核心团队不明显,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点,核心作者之间缺乏学术交流;同济大学处于核心地位,与较多机构存在合作关系,而其他机构科研能力与其相差较大;古镇领域主题随时间变化分为古镇资源研究、古镇保护与发展和古镇文化传承3个阶段,但近些年缺乏理论创新;古镇研究大致沿4个方向发展,研究内容与方法趋于多元化与多学科交叉.并从理论、视角和方法3个方面对国内古镇研究的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01期 第89-98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1992-2017年国内古镇学术论文数量统计图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 将682篇有效论文数据导入, 参数选择“Author”, 进行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得到古镇研究的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 图中节点大小体现学者发文量, 节点连线情况与线段粗细程度体现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合作频率.核心作者是一个学科领域重要的研究者和领头人, 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16]. 根据普赖斯定律, 核心作者发文数量为 Ν≈0.749× n max , 其中N为核心作者最少的发文量, nmax为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17]. 根据Citespace软件统计, 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阮仪三与赵逵, 数量皆为10篇, 即nmax=10, 得出核心作者发文数量为 0.749× 10 ≈2.4 , 即发文量超过3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 统计共15人(表1).
表2 国内古镇研究发文机构统计表 序号 频次 机 构 1 48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11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3 9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4 9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5 9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6 4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7 4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8 4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9 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10 4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从合作网络看, 发文机构知识图谱显示出同济大学的核心地位, 具体来看, 同济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存在较深的合作关系, 积极推动古镇领域的发展, 有助于古镇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大多数研究机构较为分散, 少数机构有合作关系, 如清华大学与南京大学、 云南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等, 但合作的机构数量少, 合作强度不足, 因此独自研究的机构需增加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广泛开展交流, 促进资源共享, 使古镇研究朝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道口运河古镇历史地段保护及更新设计[J]. 陈静,闫文君,常淼. 工业建筑. 2018(03)
[2]文化遗产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以丽江市核心区为例[J]. 江文焜,谢德体,王三,阎建忠,刘芳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3]基于主客体原真性的古镇更新策略与机制研究——以浙江乾元古镇为例[J]. 葛丹东,徐威,高宁.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8(02)
[4]我国图情领域名称规范文献计量研究[J]. 刘琨,李春利,白福春.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12)
[5]近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定律[J]. 罗星华,田苍林. 新世纪图书馆. 2017(11)
[6]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古镇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绵阳市三台县郪江古镇为例[J]. 尹丹,陈春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7]水乡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昆山市周庄、锦溪、千灯古镇为例[J]. 张宏,黄震方,琚胜利. 旅游科学. 2017(05)
[8]基于CiteSpace中国乡村功能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谭雪兰,欧阳巧玲,于思远,安悦,周国华. 经济地理. 2017(10)
[9]偏岩古镇街巷景观空间特征分析研究[J]. 孙珍,秦华,陈洪醒.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10]基于Citespace Ⅲ的国内近10年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卢世菊,张咪.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8)
本文编号:2911805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01期 第89-98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1992-2017年国内古镇学术论文数量统计图
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 将682篇有效论文数据导入, 参数选择“Author”, 进行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分析, 得到古镇研究的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图2). 图中节点大小体现学者发文量, 节点连线情况与线段粗细程度体现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与合作频率.核心作者是一个学科领域重要的研究者和领头人, 对这一学科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16]. 根据普赖斯定律, 核心作者发文数量为 Ν≈0.749× n max , 其中N为核心作者最少的发文量, nmax为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17]. 根据Citespace软件统计, 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阮仪三与赵逵, 数量皆为10篇, 即nmax=10, 得出核心作者发文数量为 0.749× 10 ≈2.4 , 即发文量超过3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 统计共15人(表1).
表2 国内古镇研究发文机构统计表 序号 频次 机 构 1 48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11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3 9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4 9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5 9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6 4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7 4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8 4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9 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10 4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从合作网络看, 发文机构知识图谱显示出同济大学的核心地位, 具体来看, 同济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存在较深的合作关系, 积极推动古镇领域的发展, 有助于古镇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大多数研究机构较为分散, 少数机构有合作关系, 如清华大学与南京大学、 云南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等, 但合作的机构数量少, 合作强度不足, 因此独自研究的机构需增加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广泛开展交流, 促进资源共享, 使古镇研究朝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南道口运河古镇历史地段保护及更新设计[J]. 陈静,闫文君,常淼. 工业建筑. 2018(03)
[2]文化遗产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以丽江市核心区为例[J]. 江文焜,谢德体,王三,阎建忠,刘芳圣.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3]基于主客体原真性的古镇更新策略与机制研究——以浙江乾元古镇为例[J]. 葛丹东,徐威,高宁.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8(02)
[4]我国图情领域名称规范文献计量研究[J]. 刘琨,李春利,白福春.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12)
[5]近十年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趋势与热点分析——基于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学定律[J]. 罗星华,田苍林. 新世纪图书馆. 2017(11)
[6]文化生态学视角下古镇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绵阳市三台县郪江古镇为例[J]. 尹丹,陈春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1)
[7]水乡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昆山市周庄、锦溪、千灯古镇为例[J]. 张宏,黄震方,琚胜利. 旅游科学. 2017(05)
[8]基于CiteSpace中国乡村功能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J]. 谭雪兰,欧阳巧玲,于思远,安悦,周国华. 经济地理. 2017(10)
[9]偏岩古镇街巷景观空间特征分析研究[J]. 孙珍,秦华,陈洪醒.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9)
[10]基于Citespace Ⅲ的国内近10年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卢世菊,张咪.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8)
本文编号:2911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1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