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视角研究
本文关键词:女性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视角研究 出处:《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女性油画艺术呈现出一种不同于男性的独特视角。作为一种新的美术现象,它有着独立的美学品格。男女在心理和生理层面存在的差异,使女性与男性在绘画的思维方式、表现内容、表现主题及表现方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这些不同反映在艺术创作上就成为独有的特性。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性艺术家以其作品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形成绘画新的视角,作品特色与水准形成与男性艺术互成侧峰的局面。由于女性艺术家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使其作品呈现出异于男性艺术家的独特敏锐性。自我经历、自我形象分析往往是她们通向自主创作的通道,由其自身生发出来的本能性和纯粹性也使得其作品在自我语言的虚构上日趋完善并自成体系。她们的思考往往围绕着女性及作为每一个个体的人及群体在这个时代中的普遍生存问题,不同的视角带来对问题审视的不同层次及深度,进而衍生出更多新的问题,甚至这种视角本身即是一种新的问题。它是来自于社会建设者中的另一种不同的声音。以申玲、闫平、夏俊娜、喻红、蔡锦等人为例,她们拥有与男性不同的视角、心理和表达,不追求表现历史、社会现状、新闻热点等等理性的分析创作,而是更为直观的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对自己、对生活、对家人、对女权等感性的创作。本文力图在女性油画艺术与男性油画艺术特点的不同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艺术视角独特性的分析,揭示出女性油画家在油画艺术发展中的所展现出来的优秀特性。
[Abstract]:After 1990s, Chinese female oil painting art presents a unique angle of view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en, as a new art phenomenon. It has an independent aesthetic charact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level, so that women and men in painting in the way of thinking, performance content, performance them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way of expression are different. Since -10s, female artists have formed a new perspective of painting with the unique artistic language of their works. Due to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artists and male artists, their works are different from male artists in their unique acumen and self-experience. Self-image analysis is often the channel to their own creation. The instinct and purity of their own make their works perfect and self-made in their own language. Their thinking often revolves around women and the people and groups who are each individual. The universal survival in the 1900s. Different angles of view bring about different levels and depth of examin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then generate more new problems. Even this perspective itself is a new problem. It is a different voice from the builders of society. Take Shen Ling, Yan Ping, Xia Junna, Yu Hong, Cai Jin and others as examples. They hav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an men, psychology and expression, not the pursuit of performance history, social status, news hot spots and other rational analysis of creation, but more intuitive expression of the true feelings of the heart, to themselve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uniqueness of female oil painting art and male oil painting art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oil painting art and male oil painting art. It reveals the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oil paint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il painting.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伦娜;自信、自强、热爱生活——谈女性艺术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孙欣;陈浩波;;女性艺术家之性别意识抉择[J];东方艺术;2007年17期
3 赵素梅;;关注生命的苦痛与脆弱——女性艺术家对生命的追问[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任杏媛;;渴望的美丽图象——分析女性艺术家自画像中的女性身份[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2期
5 刘坚;;关注生命的焦虑与喜悦——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母与子题材的表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当代国外女性艺术家作品[J];美术观察;2011年03期
7 ;她视点——女性艺术家眼中的自我与世界[J];东方艺术;2011年03期
8 方雪;;当代女性艺术的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9 付晓东;严舒黎;;中国当代艺术中的9位年轻女性艺术家[J];美术文献;2011年04期
10 吴湘君;王美艳;;浅谈当代中国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性别意识[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田生;现代女性艺术家作品巡展在京启动[N];西部时报;2008年
2 记者 唐子韬;女性艺术家市场待发掘[N];上海证券报;2013年
3 贾方舟;导向未来的女性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张晓军;女性艺术家的激情3月[N];中国文化报;2004年
5 李荣坤;一支正在崛起的潜力股[N];中国艺术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琳;她们:艺术世界里的另一种声音[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马志宇;女性的视角跨性别的创作[N];乌鲁木齐晚报(汉);2011年
8 本报记者 庄燕琳 记录;女性艺术:我用真诚打动你[N];美术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杨琳;从艺术力量讨论女性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9年
10 林华;女性艺术家的观注度有望提升[N];中国文物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旭;编织世界与女性艺术家身份认同的内在冲突[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安耀平;从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体味生存本质的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3 黎思辛;谈当代水墨创作中女性因素的一些影响[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4 樊华;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的自我表达[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素芬;民国女性自画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亚男;中国女性艺术家油画作品中的绘画语言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叶金玉;现代社会女性弱势身份对油画创作心理的影响[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8 孟娇;试论女性艺术家作品中的“角色”痕迹[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9 徐宁馨;女性油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视角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郑丽岩;聆听花开的声音[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96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39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