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木刻插图印刷史
本文选题:明代木刻插图 + 印刷技术 ; 参考:《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明代是我国古代木刻插图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所谓木刻插图艺术,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取得的绘画作品副本,由于其本身具有印刷的复制性和绘画的艺术性,因此,也被称之为木刻画。在我国古代印刷文化遗产中,以书籍插图为主体的木刻画艺术,它总是带有创作者的个人情感与技艺水平。我国古典小说、戏曲作品,如《水浒传》、《西厢记》、《三国志传》、《琵琶记》等,由于有简本、繁本、新编、后续、评本、选刊、原刊、翻刻的不同,其同一部作品它所呈现的面貌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出现几十种风格各异的插图版本。随着人们对插图艺术的喜爱、刻印业的兴盛、版刻创作主体之间的密切交流等因素,使明代木刻版画在艺术和质量上都显示了它独特的视觉魅力和审美情感。本文主要研究明代木刻插图印刷史,以时间的阶段性对明代木刻版画的题材、内容、风格流派、社会功能、创作主体及印刷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理学观念和庄子美学对明代木刻画的发展影响,重新挖掘和认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美学情感,使我们能够在继承和发展古代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寻找理论观念、技术手段、表现语言等各个方面的再创新。从这个层面上讲,本课题的研究为当代艺术与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Ming Dynasty was the golden 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woodcut illustrations in China.The so-called woodcut illustration art, is through the engraving printing way obtains the painting work copy, because of its own has the printing reproduction and the painting artistic nature, therefore, is also called the woodcut painting.In the Chinese ancient printing cultural heritage, the woodcut art with the book illustration as the main body always has the creator's personal emotion and the skill level.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and opera works, such as Water margin, Western Chamber, Biography of the three Kingdoms, Pipa, etc., a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because of their simplicity, complexity, new edition, follow-up, evaluation, selection, original and engraving.The appearance of the same work is different, and some even have dozens of illustrations of different styles.Along with people's love for illustrations, the prosperity of engraving industry and the clos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s of woodcut engraving, the woodcut prints of Ming Dynasty show their unique visual charm and aesthetic emotion in both art and quality.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history of woodcut illustrations in Ming Dynasty, and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s, contents, styles, social functions, creative subjects and printing techniques of woodcut prints in Ming Dynasty by stages of time.Combi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Neo-Confucianism and Zhuangzi's aesthetic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odcut paintings in Ming Dynasty, the cultural spirit and aesthetic emotion of this nation are rediscovered and understood, so that we can continue to search for theoretical ideas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ancient traditional art.Technical means, performance language and other aspects of re-innovation.From this level, the research of this subject provides rich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ference for contemporary art and graphic design, and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7;J2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正茂;赵永伟;;法律儒家化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彭倩;;悲耶? 壮耶?——从杜甫与吴雯的昭君诗看两人历史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徐长春;;浅析《论语》中君子之“道”与“人格美”的体用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张梦;;儒家、墨家、基督教“爱”之道德价值——读《中国哲学简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陈雪艳;;“有我之境”与李白笔下的僧人与佛寺描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7 王永亮;;黑白木刻没有死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何小英;;哲学在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中的功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颖;;合和之声——中国古典音乐思想的文化探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景云;;先秦儒墨哲学思想比较分析[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解明;;浅谈有时代特色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赛;;后期墨家名实观初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向佐群;;环境协同论与老庄哲学的解读与同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乌杰;;和谐社会与改革[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健;;孔子“天人”思想研究[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周晓菲;;价值的内涵与中医价值观[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4 于亮;中国传统园林“相地”与“借景”理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金忠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连旗;北宋嘉yP二年进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刘伟;十七世纪中叶之前汉民族和犹太民族宗教信仰品格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杨扬;青城本色:呼和浩特宗教和谐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张波;中国电影批评中的话语权威与身份建构(1937-1949)[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天问;当代工笔花鸟画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5 黄言芳;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开展有效探究活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佩;“零包装”及其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莉莉;从孔子教育思想思考现在的语文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李明华;对审美生存的探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3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176395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