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伊德绘画对中国当代油画家的影响
[Abstract]:Lucian Freud, known for his portrait art, is a leading figure in realistic painting. At the same time, he is also a let me from curious to worship the art master. His painting spirit is to respect sketches, respect rea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human nature. He is an artist who grasps the heart and soul through the human body. His works pay attention to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ity and mental emotion, and express his feelings of inner and human body, spirit and desire. When the shelf painting was marginalized, he maintained the dignity of the shelf painting. Freud's explicit manner of expression shocked and amazed the conventional and fixed mind of m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are combed. The second chapter summarizes Freud's artistic career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painting, including his artistic career, style evolution and painting contribution.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Freud's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oil painters, mainly describes the influence of ideas and technique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artists influenced by Freud in China,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ers Liu Xiaodong and Xin Dongwang. Final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Freud's influence on painting was great. His paintings are highly acclaimed, highly admired and highly respected. His painting style has deeply influenced our Chinese painters, which confirms Freud's great appeal.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2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再林;武珍;;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J];中国人才;1988年05期
2 王杰;审美幻象问题与心理学解释[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3 吴立昌;尴尬地处于马克思与弗洛伊德之间——从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说开去[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丁志勇;生存意义的探索[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崔银河;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学说[J];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12期
6 蒙长伦;象征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试论弗洛伊德梦的象征与文艺审美[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7 姚彦阁;试谈大脑结构、功能与弗洛伊德理论[J];医学与哲学;1999年03期
8 谭延桐;梦吃什么(外一篇)[J];山东文学;2000年10期
9 高岭;无意识的“移置”——从弗洛伊德到拉康[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张一兵;伪“我要”:他者欲望的欲望——拉康哲学解读[J];学习与探索;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路易·阿尔都塞;赵文;;论马克思与弗洛伊德(1977)[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2 许其端;;评《梦的解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3 施琪嘉;;梦及其意义[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周靖;;一个荣格式的释梦个案[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5 尤娜;;梦的理论与治疗的艺术——一个比较的框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6 周冠生;;梦的解析——以整体分析法对120个梦例进行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董俊超;左靖文;;关于人类基本行为动机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肖三蓉;;人格与道德心理:儒家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陈朝宗;;论高校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屈文泽;;论医学对郭沫若文学活动的影响[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悠悠;弗洛伊德与人类的第三灾难[N];保健时报;2007年
2 赵旭东(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弗洛伊德不该被忘记[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3 尼尔斯·威克伦德邋凌云;弗洛伊德为何未获诺贝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李超杰;使人类更加了解自己[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牛慧祥;被误读的弗洛伊德[N];财经时报;2006年
6 英国《华尔街日报》 Louise Radnofsky;地层电流地震预报理论引起关注[N];世界报;2008年
7 罗岗;梦”比“现实”更“真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8 北塔(诗人);莎乐美师从弗洛伊德[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高峰强;名人力作 翻译精品[N];吉林日报;2005年
10 李雪涛(学者);绘画大师的童年与心理史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新欢;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2 魏萍;西方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于淼;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解析[D];东北大学;2010年
4 王保中;欲望际[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贺羽;浮华世象中的凝思[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6 张浩;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7 刘智跃;颓圮的边界与生命的回响[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李;深层解释学与作为症候的观念[D];吉林大学;2008年
9 金敬姬;艺术—无意识的象征产物[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李帅;“五四”小说身体话语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云红;论弗洛伊德绘画对中国当代油画家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3年
2 张朋;写生是一种态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帆;弗洛伊德的“症状阅读”与叙事学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红丽;论弗洛伊德的转移概念[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小雯;弗洛伊德对中国油画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9年
6 周秀芳;浅析D.H.劳伦斯的俄底普斯情结[D];四川大学;2007年
7 潘瑜;弗洛伊德人格学说分析《我母亲之“罪孽”》的三个层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李建;守护与超越[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衣帆;精神分析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中国化进程透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徐云;关于弗洛伊德著作中压抑之物概念的文献复习[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48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12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