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黄原山水画特征
发布时间:2025-07-21 20:36
四川美术学院书法、山水画教授黄原先生一生勤于笔耕、桃李芳菲,艺术成就涵盖诗歌、书法、山水画艺术等方面,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书法、绘画作品、诗歌、以及独到的艺术观点和教学主张。对早期四川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体系的形成和学术传统的奠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巴蜀地区的美术教育和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黄老先生留下的宝贵艺术财富越来越鲜有人知,继承和发展其艺术观点和思想之人更如凤毛麟角,因此觉得尤其遗憾和惋惜。国内各大优秀的艺术院校诸如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皆及其重视自己的学院传统,并各自具备相对完善且独特的教学体系,拥有明确的艺术主张和艺术观点。如今,川美中国画系各位领导、师生都对其引起极大的重视。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川美老艺术家和前辈学者们的教学主张和艺术思想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以围绕黄原先生的山水画艺术作为出发点进行梳理和分析,期盼能够为川美中国画学统的确立和完善添砖加瓦。本文通过三个章节来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主要围绕“草书入画”,“墨韵之美”、独特的设色、题字与印章、构图等几个方面描述黄原先生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第三章,主要从黄原先生的性格特点、哲学思想、书画同源、巴蜀的人...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由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现状
第2章 黄原先生的山水画艺术风格
2.1 黄原先生的生平
2.2 草书入画
2.2.1 “书画同源”
2.2.2 宣纸与笔墨
2.2.3 草书入画
2.3 墨韵
2.3.1 墨韵之美
2.3.2 黄原先生的墨韵
2.4 独特的设色
2.5 题字与印章
2.6 构图
第3章 黄原先生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3.1 “性本布衣”
3.1.1 “淡泊名利,热爱自然”
3.2 《逍遥游》
3.3 草书入画
3.3.1 “碑帖并重”
3.4 “山林气”——蜀地情怀
3.4.1 蜀地的地貌特殊性
3.5 “有所不为是独得”
3.5.1 形象语言和笔墨语言两者不可兼得。
3.5.2 有所不为是独得
3.6 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巧妙结合
第4章 黄原先生的艺术主张和独特的艺术思维
4.1 黄原先生山水画艺术艺术观点
4.1.1 法理和意趣
4.1.2 笔墨观
4.1.3 格调
4.1.4 气韵与意境
4.2 独特的艺术思维
4.2.1 “人画一半,天画一半”
4.2.2 制造矛盾,化解矛盾
4.3 黄原先生山水画创作程序浅析
4.4 黄原先生的书法艺术主张
4.5 黄原先生书法特征和教学主张
第5章 结论
5.1 黄原先生的绘画艺术带给我的启发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8346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由
1.2 研究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现状
第2章 黄原先生的山水画艺术风格
2.1 黄原先生的生平
2.2 草书入画
2.2.1 “书画同源”
2.2.2 宣纸与笔墨
2.2.3 草书入画
2.3 墨韵
2.3.1 墨韵之美
2.3.2 黄原先生的墨韵
2.4 独特的设色
2.5 题字与印章
2.6 构图
第3章 黄原先生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3.1 “性本布衣”
3.1.1 “淡泊名利,热爱自然”
3.2 《逍遥游》
3.3 草书入画
3.3.1 “碑帖并重”
3.4 “山林气”——蜀地情怀
3.4.1 蜀地的地貌特殊性
3.5 “有所不为是独得”
3.5.1 形象语言和笔墨语言两者不可兼得。
3.5.2 有所不为是独得
3.6 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巧妙结合
第4章 黄原先生的艺术主张和独特的艺术思维
4.1 黄原先生山水画艺术艺术观点
4.1.1 法理和意趣
4.1.2 笔墨观
4.1.3 格调
4.1.4 气韵与意境
4.2 独特的艺术思维
4.2.1 “人画一半,天画一半”
4.2.2 制造矛盾,化解矛盾
4.3 黄原先生山水画创作程序浅析
4.4 黄原先生的书法艺术主张
4.5 黄原先生书法特征和教学主张
第5章 结论
5.1 黄原先生的绘画艺术带给我的启发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40583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58346.html
上一篇:插画在现代儿童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