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新探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新探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是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实践主体从人的本质出发,批判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主体;从劳动异化入手,批判了世俗运动的经验主体。马克思主义重构主体性,以启蒙思想家卢梭、狄德罗等思想为资源,提出了感性主体的全面发展是解决人的异化等问题的必要手段,从现代性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是以感性为哲学核心的审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美学思想以人在历史的实践中建立起真正属于人的自由王国为终极目标,解决感性主体和理性主体的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真正自由。
【作者单位】: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 主体性 美学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现代性的统一性原则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发展学说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那就是欧洲由古典社会向现代世俗国家转型以来,新的社会结构的形成;政治、科技、艺术、道德等各方面相对独立发展;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冲突加剧;人在失去彼岸世界神性关怀后重新乞求终极意义;这个背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4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5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陶富源;关于价值、人的价值的几个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李阳;;监视居住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及完善[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7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兵;;论主体性与现代性自我确证之关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郗戈;;资本逻辑与理性的自我分裂[J];现代哲学;2010年06期
3 孙强;;现代性的幽灵与在中国的言说[J];兰州学刊;2006年10期
4 Florent Villard;;翻译“现代性”:瞿秋白思想探索[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曹瑜;;以独白为哲学基础的现代性——形而上学主体性的终结之路[J];江海学刊;2010年06期
6 李德顺,赵剑英;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及其现实意义[J];中州学刊;1988年06期
7 曾军;后现代死了·现代性反思·当代性诉求——“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陈波;现代性难题和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世纪末的困境和新世纪的展望[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臧佩洪;现代性与同谋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赵建建;;后现代对主体性的批判带给我们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6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林;;现代性的哲学视域[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2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李百玲;;德里克论全球现代性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7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张立波 刘志铭;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N];人民日报;2001年
3 国飞/编译;争鸣的现代性与世界的未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王振林;现代性的哲学视域[N];光明日报;2008年
5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6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10 李世涛;詹姆逊:从后现代性返身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廷福;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基本内涵的三个基本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伟;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问题[D];河南大学;2004年
3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4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5 管宇;从人的异化到人的全面发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7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10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39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39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