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失落的中国现代审美经验——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
本文关键词:打捞失落的中国现代审美经验——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困境及其出路
更多相关文章: 审美经验 审美意识 中国现代美学 现代性 西方美学 美学合法性
【摘要】:审美经验或曰审美意识是一种文化现象,存在文化差异,中国美学或者说美学的中国化生成于中国人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之中。从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作为中国美学合法性依据来看,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理应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中心,而当下以现代美学家为中心的美学研究并未涉及这一方向。就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拓展而言,以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为核心展开,是以期把握中国人现代以来在美学上所发生的深刻转型,揭橥现代中国感性经验中蕴含的心灵与情感图式。
【作者单位】: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引论虽然都冠之以现代,相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美学在学术日显繁荣的当下,却显得相当冷寂。在本文看来,这首先来自现代美学研究被狭隘化为现代美学家的研究,到目前为止的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是以诸如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现代美学家的思想为研究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汝伦;;现代中国美学的自我理解及其理论困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2 王兴旺;中国美学何以可能——关于中国美学合法性的一种理解[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毛翰;;新诗创世何劳胡适尝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倪梁康;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义——纪念现象学运动一百周年[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5 顾彬;;郭沫若与翻译的现代性[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天德,张宗福;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陈元贵;;艺术人类学视角与“美的规律”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黄超;;风景区出入口道路沿线地区控制规划浅析——以九华山佛光大道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6 蒋蓉华;焦俊刚;刘曲华;;基于绩效棱柱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部旅游地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云南丽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7 吴喟;;简论《九歌》的神灵形象及其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周述波;;革命时代的女性悖论与多声表达——试论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复调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李发亮;;《楚辞》美学意蕴管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彭倩;;悲耶? 壮耶?——从杜甫与吴雯的昭君诗看两人历史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继刚;;佛山陶塑艺术的传承与创新[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姚亦锋;;探讨“风景园林”“景观”概念以及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孙斌;张艳芬;;谁之道德与何种现代化——儒家道德与现代化问题[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康宝奇;杜豫苏;姚建军;何育凯;;审判组织良性配置和审判权优化运行的路径思考与展望——以西部某省会城市中级法院“全面设置专业化合议庭模式”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金爱秀;;汉画像的创作心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陈广;魏晓阳;鞠辉;;汉代信仰神仙化趋向世俗化演进的端倪——汉画像石“应龙、羽人射兽”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谈水彩画的装饰性语言[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振宇;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下的传统造园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毛毛;《论语》杂志(前期)现代性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春香;从翻译美学角度看霍译《红楼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马婧;探析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乡规民约的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胜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龚喜平;南社诗人与中国诗歌近代化[J];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试论近代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文学评论;2007年01期
3 傅宗洪;;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修银;刘毅青;;中国现代美学传统之发掘[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2期
2 ;《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0期
3 俞巍;江山;;论中国现代美学的基本走向及影响[J];大舞台;2013年11期
4 吴中杰;;开拓期的中国现代美学[J];学术月刊;1993年06期
5 邹华;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J];人文杂志;1996年04期
6 李应龙;中国现代美学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文化走向[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李应龙;中国现代美学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文化走向[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杜卫;;简论中国现代美学的人生艺术化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4期
9 唐善林;;论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内蕴的多元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10 ;“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J];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健;;梁启超的文体革命与中国现代美学模式的确立[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金雅;;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及其当下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李庆本;;中国现代美学的四种形态[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5 王德胜;;现代中国美学历程——中国现代美学史三题[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杜书瀛;颇有特色的现代美学文献选编[N];文艺报;2009年
2 郑玉明 冯学勤;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源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9年
3 金雅 聂振斌;现代美学的基本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张永健 刘茂华;中国现代美学传统的发掘和重释[N];文艺报;2013年
5 潇牧;中国现代美学的初启与西学[N];中国艺术报;2010年
6 浙江理工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心 金雅;人人都做“美术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m8;中国现代美学中“艺术”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宁;中国现代美学审美形态论[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晨;中国现代美学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霍婧;中国现代美学思想之奠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田雷;中国现代美学开创期崇高审美范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7 柳莉;“美感”概念在中国现代美学中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78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78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