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丰子恺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21:25

  本文关键词:丰子恺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绝缘 童心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摘要】:本文主要对丰子恺的“绝缘说”和“童心说”中的美育思想进行了研究,对其相关概念范畴进行阐释,结合他的相关作品,重点阐释他的童心说,并将他的童心说与历史上李贽的童心说展开了区别研究,发现丰子恺童心说的特殊性。在对其美育思想研究之后,又着重分析了丰子恺对当今美育发展的贡献,并强调他的美育思想对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美育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也是笔者认为本文最有意义和最值得探讨的部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研究丰子恺的原因,以及通过搜索对丰子恺美育的研究情况而进行的材料综述,通过综述找到本文进行研究的突破口。在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丰子恺的生平以及受老师李叔同先生的影响,为其美育思想的研究找到相应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丰子恺美育思想研究。由于丰子恺先生本人的研究多集中在艺术方面,包括对于西方美术史的介绍等,没有专门针对审美教育的系统论述,要找到丰子恺艺术思想当中所体现出来的美育思想,就需要提炼出有关的术语概念。笔者认为丰子恺美育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绝缘说”、“童心说”和“艺术的心”这三个方面,本文重点讨论前两点,通过讨论我们发现丰子恺的美育思想有着独特的儿童视角和关爱人类的宗教境界。 第三部分:丰子恺美育思想的意义。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丰子恺美育思想的理论性意义。丰子恺的美育思想主要通过其艺术教育思想传达出来,这对于当下以追崇艺术时尚为主的审美现状而言,他的美育思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论意义,对于美育领域具有填补空缺和提升境界的重要价值。 2、丰子恺美育思想的实践性指导意义。这个部分主要从丰子恺的“绝缘说”和“童出心说”出发,探讨其对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美育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美育实践找到一条更为直接和生动途径,推动审美教育的纵深发展,走进更多孩子和成人的心灵。这也是写作本论文的重要原因和价值所在。 第四部分:结语。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星;谈丰子恺与儿童文学[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2 李晓峰;丰子恺早期散文的抒情艺术[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3 张彦娟 ,宋莉洁;人走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丰子恺漫画展》掠影[J];河北教育;2005年10期

4 周江;周加殠;;谈丰子恺和他的漫画[J];书画艺术;2007年02期

5 瘦谷;;丰子恺先生的“美丽错误”[J];养生大世界(B版);2007年11期

6 前程;;丰子恺说“丰”[J];秘书之友;2010年04期

7 前程;;丰子恺说“丰”[J];半月选读;2010年11期

8 苏柏亚;;书画乐同行 真善美兼修——记音乐教育家丰子恺[J];琴童;2011年01期

9 林少华;;丰子恺与竹久梦二之间[J];书城;2011年03期

10 ;丰子恺先生骨灰安放仪式在上海举行[J];美术;197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柳霞;;丰子恺的出版情怀[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3 萧平;;丰子恺先生的画史位置[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王泉根;王蕾;;佛心·童心·诗心——丰子恺现代散文新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5 陈封雄;;现代中国漫画的先驱者——陈师曾[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6 缪印堂;;漫画姓“漫”[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7 吕晓英;;论白马湖作家群的出版活动[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8 丰子恺;;论漫画二题[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9 龙圣明;;谈中国幽默二题[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10 毕克官;;小中见大 弦外余音 ——读《子恺漫画》札记[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琦;漫画之乡有了丰子恺传人[N];嘉兴日报;2007年

2 冯红;佛性童心丰子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张斌;丰子恺诗画境界[N];人民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侯丽;上海丰子恺旧居:“民办公助”的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赵燮 金池;纪念博学多才的漫画家丰子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陈星;丰子恺赴重庆之缘[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余连祥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丰子恺:审美教育长养“赤子之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浙江 邹汉明;丰子恺:文如其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胡馨婷;一路寻根一路记录[N];嘉兴日报;2007年

10 茅林;重温丰子恺漫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斌;丰子恺绘画中的诗意[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3 王文新;丰子恺美术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4 唐灿辉;童年之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文勇;科学与人文:中国现代作家的价值选择[D];厦门大学;2009年

7 肖玉华;江南士风:中国当代散文的一种文化选择[D];苏州大学;2007年

8 刘基玫;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颜榴;印象派与20世纪中国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晋芳;丰子恺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昊;结合丰子恺的生平谈其绘画作品中的艺术特点[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杜晓彦;论丰子恺的儿童生活观[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4 卢艳杰;傅雷美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建云;文革中的丰子恺:书信诗词·散文·漫画[D];复旦大学;2010年

6 姜琳;丰子恺美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峰;丰子恺书籍装帧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8 刘朝建;丰子恺艺术美学思想探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梁平;漫文漫画[D];扬州大学;2010年

10 任亚军;中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182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82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