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形态和体系结构
本文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美学 刘纲纪 理论形态 体系结构 出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实践本体论美学是刘纲纪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中国化的一种理论形态,它有两个总体特征:从研究方法上讲是哲学美学,从学派归属上讲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这一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三维结构:其理论轴心是实践本体论的形上观照,其理论实践是多学科具体知识的形下实证,其理论指归则明显地体现着入世态度与经世情结,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感。
[Abstract]:Practical ontology aesthetics is a theoretical form in which Liu Gangji made Marxist practical aesthetics Chinese. It has two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is aesthetic thought is a dynamic and open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ts theoretical axis is the formal reflection of practical ontolog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is a practical example of multi-disciplinary concrete knowledge, and its theoretical index clearly embodies the attitude of entering WTO and the complex of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and has a strong sense of times and reality.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学界对刘纲纪哲学美学思想的考察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研究多集中在实践、自由等几个核心范畴上面,相对忽视了理论形态和体系结构的研究。而涉及到理论形态和结构研究的主要是易中天、陈望衡、张玉能和彭富春等学者。易先生较早地洞悉了刘纲纪本体论思想和这一思想在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玉能;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J];云梦学刊;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志和;二元合一:佛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的共相[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上官国莲;论插花艺术的形式美[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李世涛;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批评与反批评——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汇通之二[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李万军;居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美学对建筑的解读[J];国外建材科技;2005年04期
6 张玉能;在后现代语境下拓展实践美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单小曦;;实践·生命·审美智能——中国当代美学建构中的审美历史发生理论反思[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赵红梅;自然全美——一个令人置疑的环境美学观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李志宏;人类审美活动的层次构成与整体性质——兼论我国当前的美学论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单小曦;;“新实践美学”的现代性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3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4 张完硕;宋代画论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袁愈宗;《诗广传》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8 黄定华;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克锋;魏晋南北朝文论与书画论的会通[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记;论竞技体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余承法;释“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谭佳;李泽厚的人生论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4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5 洪连清;中学《体育美学》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咏梅;依于传统 游于现代[D];青岛大学;2005年
8 秦晓寒;中国1980年代的“美学热”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杨皖霖;从国际评分规则的变化论竞技健美操的美学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J];学术月刊;1995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学研究的一个新收获[J];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04期
2 李毓英;;北京市哲学会美学组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J];哲学动态;1981年11期
3 潇牧;;美的本质疑析——兼与刘纲纪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82年07期
4 丁黎;;美学引用经济学概念的问题——同朱光潜、刘纲纪二先生商榷[J];晋阳学刊;1984年05期
5 ;《文艺研究》一九八五年总目录[J];文艺研究;1985年06期
6 北骥;敦煌全国美学座谈会、讲习班在敦煌举行[J];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7 金大陆;;关于《美学对话》的对话[J];读书;1985年01期
8 陈水云 ,高玉;《中国古典美学初编》析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9 ;中国艺术文化中特有的六种境界[J];新闻与写作;1986年09期
10 刘诗;;书法艺术美(一)[J];师范教育;198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全国美学会议学术报告会结束继续分组讨论美育等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2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主席团名单[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张玉能;;中国美学如何跨入21世纪[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二十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N];光明日报;2001年
2 王先霈(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在安塞看剪纸[N];湖北日报;2002年
3 俞祖华 赵慧峰;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若干问题[N];北京日报;2004年
4 彭凡;自然美探源[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刘如仲;五月江深生远情[N];中国商报;2006年
6 李松;实践美学研究的成就[N];光明日报;2007年
7 袁新;抓住灵魂 建设根本[N];湖北日报;2007年
8 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突出四个“重视” 繁荣文艺理论事业[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通讯员 王怀民邋杨淑娟;武汉大学拟设国学博士点[N];科技日报;2008年
10 王怀民邋杨淑娟;武汉大学拟设国内首个国学博士点[N];科学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6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6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