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史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本文关键词: 审美 史学 关系 出处:《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虽然在史学理论的探讨中,审美与史学的关系不大为史家论及,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无可置疑的。因为人们只要对史学认识客体、服务读者和建构自身的学术目的作稍为深入一点的分析,就会发现,审美对于史学,实是一根本性的学术问题。
[Abstract]:Althoug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s and historiography is not great in the discussion of historiography theory ,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s and historiography is beyond doubt . As long as the object of historical cognition , the service reader and its own academic purpose are analyzed deeply , it will be found that aesthetics is a fundamental academic problem for historiography .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在不少史家的眼里,审美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向来存在于美学之中,史学即便有所涉及,亦多停留在技术方法的层面,如认为注意审美有助于史实的表述,①等等。但人们若能对史学认识客体、服务对象和建构自身等学术目的作一认真的剖析,就会发现,审美对于史学,,并非单只具有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瞿林东;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宗杰;;话语与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文善;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范国强;试论白寿彝先生对中国古代优良史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志华;《吕氏春秋》的史学理论成就[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鹿燕;试谈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情绪[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胡敬君;论荀子诗论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J];云梦学刊;2002年01期
3 马开吉;关于“和谐”意旨的解说[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3期
4 郑家治;鲁迅之功利与美相关说简论[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李保英;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美与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戈晓毅;戏曲与美育[J];艺术百家;1999年04期
7 杨东晨;三国以前北狄及其裔族与华夏的关系[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何伟;谈外语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效果的关系[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哈红光,向晓萍;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10 王有勇;现代中埃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前瞻[J];阿拉伯世界;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柏君;熊磊;;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黏膜免疫的关系[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 杨昌智;吴健丹;;暖通空调中的温热环境研究[A];1997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谷万里;史载祥;;中医学“气”与气体信号分子关系初探[A];全国中医药研究生专辑[C];2005年
4 文黎照;;试析环境政策与环境法的关系[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杜晓蓉;;建立地方公共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五大关系的反思[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姚冬而;屠永坤;;浅析土地整理和农村现代化的关系[A];“土地整理与城市化”研究文集[C];2003年
7 张媛;王靖飞;吴亦红;;论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关系[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书琪;彭俊芳;贺伶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为杰;杨子生;;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白晓昱;;肺炎与便秘的关系临床观察——有感于“肺与大肠相表里”[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鄞州中学 王陈香;培养审美的眼睛[N];美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安仲文;开户数下降或致新基金发行“审美疲劳”[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有关“裸”的审美疲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廖全京;真诚——被遗忘的审美前提[N];文艺报;2005年
5 刘金祥;与草原的审美约定[N];文艺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宋广玉;常念如意处,储蓄美和爱[N];南京日报;2008年
7 吕晶田;审美的文化眼光[N];美术报;2005年
8 冯德良;惊世骇俗的审美[N];中国商报;2004年
9 张东;《中国轨道》:构筑新的审美模型[N];解放军报;2002年
10 特约撰稿 马丁;审克劳琛,是审美还是审丑?[N];中国足球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郑宜庸;审美之难——电影性爱场面的观看心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3 康敏;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与现货市场关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闫东;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赵苏妙;篮球运动之美学阐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建疆;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D];复旦大学;2004年
8 陈雨前;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的审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梁银林;苏轼与佛学[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陈琳;明清时期徽州盐商与新安籍画家群关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芳;论语言和经济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2 李雄;基于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技术异化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尤明辉;试析工笔画发展与颜料衍变之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4 梁沛华;慢性前列腺炎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孙浩源;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6 苗建红;论学生与知识的关系[D];山西大学;2008年
7 张菁;社会文化对团队学习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林林;鲁迅与魏晋南北朝小说[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石远鹏;论大学校园文化在美育中的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清;关系、限度、程序[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67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6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