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美学看实践美学
本文关键词: 生态美学 实践美学 自然的人化 出处:《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态美学是当代中国美学的一种新型理论形态,是建立在生态整体论基础之上的,而不能建立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更不能将生态美学看成是实践美学的组成部分。从生态美学看实践美学,其主要问题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实践美学虽然强调"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却又将此建立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上,这显然是与生态美学所强调的生态整体论是对立的。生态整体论并不忽视人的价值,而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这应该成为我们建构生态美学的新的理论基础。
[Abstract]:Ecological aesthetics is a new theoretical for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which is based on ecological holism, but not on practical ontology. Ecological aesthetics can not be regarded as a component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The main problem is the tendency of anthropocentrism. Although practical aesthetics emphasizes the "naturaliz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alization of nature", it establishe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ization of nature". This is obviously opposite to the ecological holism emphasized by ecological aesthetics, which does not ignore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s, but emphasize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etween man and society, and between man and himself. That is to say, "as completed naturalism is equal to humanism, and as completed humanism is equal to naturalism", this should be the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us to construct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一徐碧辉研究员在《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中,提出了三个有关生态美学的问题:其一,是否存在“生态美”这一美的形态?如果存在,它的内涵是什么?它和自然美、社会美的关系怎么处理?其二,从学科形态来说,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理论支持是什么?其三,提出生态美的意义是什么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碧辉;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J];哲学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陈绍山;关于消费的哲学反思[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陶富源;“实践本体论”错在哪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谢青;;对现代包装设计发展方向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6 陶秀t,
本文编号:1479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79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