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梦”为契机重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生态美学
本文关键词: 中国梦 生态美学 实践 马克思主义 自然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纲领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而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则是中国梦的重要维度和实现前提。生态梦的最终目的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精神生产实践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观,生态美学天然地充当了精神生产实践的载体和路径。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给当前的生态美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话语和知识资源。一方面,生态美学作为实现生态梦的精神生产实践,在自然确证、感性体验和主体自由的维度弥补了当下学科建设的不足。另一方面,生态美学的实践性也契合了主体的"复情"和自然的"复魅",通过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整生化,使二者相互通约、相得益彰,最终呈现出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风貌,增强了生态美学普世性的话语力度。
[Abstract]:Chinese Dream is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gra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period. The ecological dream of beautiful China is the important dimension and the premise of Chinese Dream's realization.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e ecological dream is to construct the landscape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spiritual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it. Ecological aesthetics naturally acts as the carrier and path of spiritual production practice. Therefore, Marxist theory of practice provides abundant theoretical discourse and knowledge resources for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logical aesthetics, as the spiritual production practice of realizing ecological dream, has mad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present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the dimensions of natural confirmation, perceptual experience and subject freedom. The practicality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also accords with the subject's "complex feelings" and natural "reenchantment". Through the naturalization of ma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nature, the two make mutual agreemen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Finally, it presents the aesthetic style of Marxist practical theory in the future, which strengthens the universal discours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现代性视域中的艺术自律问题研究”(10BZW002) 武汉大学博士自主科研项目“空间转向与后现代审美经验”(2013111010201)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1]中国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上新的丰富与发展,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2],激励着每个中华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鼎生;整生:生态美学研究方法论[J];思想战线;2005年04期
2 张子程;;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鸣;;生态美感的“和谐”与“整生”[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凌宏;;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李伟;;柏拉图《理想国》与当代都市社会[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蒲德祥;;幸福组织:概念、思想溯源及研究框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黄振地;;论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中“自我意识”概念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尹慧峰;;论康德的对象概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3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4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宋霖;;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许健;;论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6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孙小龙;规范、推论与社会实践[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嬗变与评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程;;第四届全国生态美学学术会议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06期
2 曾繁仁;;“生态美学”专题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鹿彬;;何谓“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J];长城;2010年06期
4 徐恒醇;生态美放谈——生态美学论纲[J];理论与现代化;2000年10期
5 王玉兰;简论中国古代天道观对生态美学的启示[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刘恒健;论生态美学的本源性──生态美学:一种新视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吴承笃,徐瑾琪,叶莎莎;首届全国生态美学研讨会综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年05期
9 陈立群;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10 仪平策;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繁仁;;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庆本;;国外生态美学状况[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生态美学的几个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皓;;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的沉重话题[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9 曾繁仁;;走向更加深入和成熟的我国生态美学研究[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10 袁鼎生;;生态美学的学科建设[A];东方丛刊(2005年第2辑 总第五十二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汉儒 黄孝谋;广西民院“生态美学”绽放异彩[N];广西日报;2005年
2 吴承笃;生态美学的新译介[N];文艺报;2010年
3 刘悦笛;“生态美学”的系统阐释[N];人民日报;2010年
4 记者 潘一峰;打造产业人才生态美学高地[N];杭州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7 李晓林;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N];光明日报;2005年
8 王杰;生态美学研究领域上的独特声音[N];广西日报;2005年
9 万莲子 王琼;中国生态美学的意蕴[N];文艺报;2005年
10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静;易学思想与生态美学建构[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翟鹏玉;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蓉;共生—生态美学的基点[D];扬州大学;2008年
2 叶超群;生态美学:个体精神生态的建构及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玮;当前国内生态美学研究中的哲学基础问题探索[D];延安大学;2010年
4 陶冶;生态美学主旨与当代人和自然关系的审美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婷;生态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D];兰州大学;2007年
6 秦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大学学科建设初探[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高春民;生态美学:一种新的美学形态[D];新疆大学;2008年
8 韩女子;高博斯特的生态美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李艳;生态美学:一种新的价值观[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党振峰;生态美学与当代人文精神的价值反思及其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0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8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