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审美现代性的三大范式
本文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范式 感性 非理性 审美独立 审美批判 出处:《学术论坛》200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西方审美现代性有这样三种范式:第一是针对古典美学理性、知识主义的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感性甚至非理性的范式;第二是反对古典美学道德主义的“外在”价值取向而呈现出来的审美独立的范式;第三是针对现代社会种种“异化”现实而呈现出来的用“审美之维”批判现代社会的范式。
[Abstract]:There are three paradigms in western aesthetic modernity: the first is the perceptual and even irrational paradigm which is based on the classical aesthetic rationality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knowledge doctrine; The second is the aesthetic independent paradigm which opposes the "external" value orientation of classical aesthetic moralism; The third is the paradigm of criticizing modern society with aesthetic dimension.
【作者单位】: 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
【正文快照】: 西方现代美学虽然流派众多,观点纷呈,但是它超越于古典美学的“古典性”却大致呈现出这样三个比较集中的范式:一、针对古典理性、知识主义而来的感性、非理性主义范式西方传统文明的基调是理性知识主义,理性知识一直是人们的一个最高理想。正如策勒尔所说:“希腊哲学在公元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梅珑;;审美主义的“现代”定位及其“后现代”发展逻辑[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2 朱荔芳;朱敏;陶丽君;;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结构与语言范式[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邓炜煜;;油画艺术范式的演变来源于对社会时代精神的写照[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4 李建红;;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探微[J];传承;2011年21期
5 ;朴志胤:由感性走到中性[J];男生女生(银版);2002年08期
6 何小虎;;公民社会与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7 郭学利;;新时期社科研究范式的演变[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8 李娟;;网络文学的诉求:生命的价值之维[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刘睿;;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看翻译研究诸范式[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0 高爽;;创意新思维——视觉广告与人类情感的融合[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树全;;走动式——高校辅导员工作范式初探[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黄涛;;论构建生态技术范式[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方巍;;关于社会排斥概念的本土化思索[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林斐;;自我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范式[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5 万静静;;浅谈不同历史时期翻译范式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6 漆昌柱;;运动员高级认知过程研究的方法范式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郭永玉;;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整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杜国平;;三值逻辑Sheffer[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9 戴冬香;;对我国旅游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认识与思考[A];旅游学研究(第五辑)[C];2010年
10 雷曜;;管理教育范式与模式的比较研究[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庞中英;美国“范式”的误区[N];人民日报;2000年
2 天波;话说“感性做人”与“理性做事”[N];本溪日报;2009年
3 刘擎;建构纯粹的“中国范式”是否可能[N];文汇报;2009年
4 何继青 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庆典和文化活动部部长,国家一级作家;何继青:要科学理性地对待文学的非理性主义倾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江宁康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导;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与文学创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罗连双 市委副秘书长;新世纪 新理性[N];长治日报;2009年
7 记者 黄少鹤;宁德纪念范式人诞辰百年[N];福建日报;2009年
8 章会;感性的语文 感性的她[N];温州日报;2005年
9 宰明;范式的探索[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何中华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范式”概念辨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柳东林;西方文学的非理性特点及禅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魏建;当代西方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4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善根;知识变迁与社会意涵[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林;库恩范式的解释学维度[D];吉林大学;2005年
2 陈志刚;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与中国经济学范式的传承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周晓梅;翻译研究中的意向性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继山;闲暇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之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凡茂;课堂评价范式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仲泉;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审美范式的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魏成宇;宫体传统与花间传统[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潘丽霞;知识经济条件下公共行政范式的演变[D];四川大学;2003年
9 穆静;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范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缨;建构中国特色判例制度刍议[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9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48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