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美学到美学实践
本文选题:实践美学 切入点:美学实践 出处:《学术月刊》2002年04期
【摘要】:本文探讨当代美学 ,特别是实践美学如何走出困境的问题。文章认为 ,实践美学的根本失误不是在它强调什么、忽略什么的问题 ,而是在它同时认可的那些相互矛盾的不同层次究竟怎样统一起来的问题。文章进而阐述了西方现代性美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趋向 ,并认为只有借鉴现代性美学的精神 ,使实践美学的讨论转向美学实践的探索 ,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新世纪美学的道路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practical aesthetics especially how to walk out of the dilemma problem. The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basic error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is not in what it emphasizes, ignored the question of what, bu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onflict that it also recognized how to unify the problems. The paper furth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Western modernity in aesthetics, and that only from the modern aesthetic spirit, explore the discussion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to practical aesthetics, we can really embark on a road of aesthetics in the new centur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经费资助
【分类号】:B8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立元;“实践美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命运——与杨春时同志商榷[J];学术月刊;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赵昶灵,郭维明,陈俊愉;梅花花色之美的美学浅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曹顺庆,支宇;重释文学性——论文学性与文学理论的悖谬处境[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5 李世涛;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批评与反批评——从对立、排斥走向对话、汇通之二[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王旭晓;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异同——对以艺术教育取代美育现象的一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陈望衡;自然至美论[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8 张弓;;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9 陈向义;;实践美学的当前境遇[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10 肖建华;从实践美学与生命美学的论争和汇流看当代美学的建构[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季;城市土地利用分析[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2 汪海霞;身背十字架的道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5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8 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杨;凤凰电视文化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赵博;数学美与中学数学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占建青;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哲学思维方式[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荣贤;论技术美及技术产品的怡人化设计[D];广西大学;2004年
5 柯扬;影响音乐创作的四个文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D];中央音乐学院;2004年
6 张斌;论审美惯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霍九仓;蒋孔阳文艺美学思想评述及其当下之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杜晓沫;当代中国审美发生研究述评[D];吉林大学;2006年
9 罗曼;探索美学发展的新路径[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10 黎洪;对旅游饭店的美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通贤;;封孝伦美学思想探幽[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栗永清;;朱立元先生学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3 徐晓风;李丹;;实践存在论美学与人本主义[J];美苑;2011年03期
4 徐碧辉;;从“自然的人化”到“人自然化”——后工业时代美的本质的哲学内涵[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邓娜;刘晗;徐飞;;畅论中国美学与文化精神——“李泽厚思想学术研讨会”报道[J];世界哲学;2011年05期
6 曹谦;;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以“实践”概念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刘彦顺;;从实践感、时间性与社会时间论马克思的休闲美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04期
8 周军伟;;自然美的先验感性论分析[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9 李启军;胡牧;;生态美学视阈下人与自然的关系[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6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玉能;;实践的超越性与审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汪济生;;动物是否在自然面前永远被动和无能——评蒋孔阳及实践美学派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观[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民权;魏晋清玄:道家的美学实践[N];光明日报;2008年
2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刘鑫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城市美学与现代城市构建的美学实践[N];延安日报;2006年
5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7 潇牧 李雪;中国现当代美学该如何发展[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9 张冰;充分发挥美学作用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杨春时;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2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4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付书朋;实践美学自然美论的反思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年
3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厦门大学;2007年
4 梁玉水;实践美学与认知美学作为科学研究纲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与当代中国美学状况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5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罗金成;李泽厚、朱光潜实践美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程薇;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美学思想论要[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道忠;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10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6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