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
发布时间:2018-03-25 02:00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审美化 切入点:消费社会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摘要】: 近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热门话题,日常生活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学术界对这个话题的解释与评价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它已经被作为认识当代中国生活特征和审美趋向的重要话语路径加以使用。这个话题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现象。 本文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在其表面上展现为消费时代生活表层上的审美化,但其本源是对人们精神状况的一种人性化关怀,其价值在于彰显社会主体人的价值。本文就是要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梳理,从根源上深刻把握这一话题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如何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下和谐发展。本文试图从论证背景、理论渊源、消费社会、日常生活风格、生活美学等方面来阐释这一话题。 文章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在描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来龙去脉,综合分析多家观点的基础上,指出国内有些学者运用这一话题时将其狭隘化、庸俗化,简单地把大众消费文化浅层次的需求,尤其是以感官享乐为目的的欲望需求,强加于整个社会话语之上的倾向,提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应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伴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审美领域变得更加消费化,在消费这个外衣的“掩盖”下,现代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逐渐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化范畴,使其变成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日常生活与消费紧密结合,这其中,大众传媒利用它的优势,影响并生成着日常生活、工作、交往、娱乐以及内在心理世界的崭新方式。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阐述了日常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对消费文化影响下的日常生活风格的审美展现进行了详细介绍。这部分还从自然审美与生活审美的角度分析了当今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审美”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的区别,并结合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质的分析,阐述如何运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视角来关照大众群体的人文精神。 我们要正确的看待“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话题,它是随着西方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发展之后才出现的,有其独有的语境特征,我们直接照搬西方的理论话语,来对我国刚刚出现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批判,这是一种非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要在肯定其历史意义的前提下,在持有一份警觉的同时,结合中国当前的语境尽可能地对其进行优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3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管征;;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角度看品牌审美价值[J];商场现代化;2010年3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璐;广告艺术化对品牌价值提升的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1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6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