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现代性视野中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

发布时间:2018-03-25 03:31

  本文选题:现代性 切入点:实践美学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2年05期


【摘要】: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两者都曾强调自己的现代性品质,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现代性品质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明了这一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性质以及当代中国美学所应选择的发展趋向将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通过对"现代性"概念的厘定来逐一考察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品质,以期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现代性建构做初步的探索,从现代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Abstract]:In the debate between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 circles, both of them have emphasized their own modern qualities. However, there is an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rnity quality of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To understand this difference, 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e of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to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the choic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The development trend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will examine the modernity quality embodied in the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one by one by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The purpose i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and to re-examine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post-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practical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中文系;
【基金】:西安石油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YS2903091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春时;美学要回应现代性的挑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杨春时;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J];学术月刊;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德性品质的审美体现[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王浩斌;;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正义观及其理论构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王海斌;;论马克思实践观的主体向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邵艳军;;试论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内在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庄丽娥;;厦门地域性建筑创作特征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6 汪再祥;;现代性背景下的安乐死合法性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7 袁家群;论人的最高本质及其同劳动、社会的关系——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质学说”的新探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汤文曙;陈明秀;;社会历史中的自然观——兼谈卢卡奇的“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汤文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哲学及其基本范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周琦;;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及其当代意义[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锁;;《管子》的成人命题:既仁且智,是谓成人[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3 陶达;;马克思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视阈下“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周涛;;德性的荒野及其拯救[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杨佳倩;;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进程[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伯华;;智慧思维学精要——《思维科学概论》第十篇[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10 丁润生;;试论顺应自然超越时空的无元思维模式——兼谈无元思维模式与灵感思维的对比[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珊珊;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警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佳杞;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干群矛盾及调节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丁小飞;可持续发展观中代际公平问题的哲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宋庆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奥运文化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元景;;悖论与反叛——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 吴福泰;;道家思想与后现代主义会通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3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近年来“主体间性”理论讨论述评[J];学术月刊;2010年01期

4 章辉;现代性:美学研究的一种价值追求[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5 张晶晶;;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魏波;;现代性建构中的文化困境及其运行机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3期

7 庞绍堂;;现代性下的回归[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5年01期

8 周娟;;尼采的时间观与现代时间意识的差异[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王存良;;主体性诉求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召唤力[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韩琛;;论第五代导演早期电影的启蒙叙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连克;;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反思:论发展的现代性后果[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陈家琪;;现代性背景下的宗教与信仰问题(发言提纲)[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邢颖;管巍;;全聚德商业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5 詹艾斌;;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书写二题[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任映红;;自我形塑:古村落农民的现代性嬗变[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韩震;;全球化、现代消费和人的认同[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曾一果;;重建上海的“现代性”:一份杂志与它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10 张谦;;孔子孝道理论的现代性——孔子孝道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与价值[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N];美术报;2006年

2 赵嗣胤;回到自己的历史传统[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高鑫 吴秋雅;现代性的诉求与文化价值的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李进书;谁将成为现代性的主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吴铭;GNH:现代性道路的多种可能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6 日昌;破碎的笼穴与“流动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唐文明;现代性征服中国:换位透视的意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资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9 张汝伦;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共谋关系[N];文汇报;2002年

10 执笔人 张旅平;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炜;现代性的社会控制图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5年

2 马长山;现代性与私法文化精神[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王斌;意义与结构[D];暨南大学;2003年

4 林秀琴;寻根话语:民族文化认同和反思的现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跃;理性与躁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方世忠;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5年

9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伟;体育课程制度的现代性审视[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2 于惠;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现代性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3 刘倩;民族主义:历史、现状与未来[D];厦门大学;2006年

4 金及云;现代性及鲁迅个体生存观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戴伟平;诗歌翻译与现代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7 拜云洁;日本平面设计审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现代性[D];河南大学;2005年

8 叶晓波;中国工笔画绘画语言的现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黎明;出场与退场[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锦丹;现代性的焦虑、想象与颠覆——论先锋小说及其深层悖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61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61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