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到人的超越之路:尼采和巴赫金
本文选题:审美超越 切入点:宗教超越 出处:《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摘要】:在借助不同的方式营造出乌托邦王国,来对抗现实存在的世界时,出现了审美超越与宗教超越两种方式。19世纪之后人性的审美超越意义逐渐明晰,尼采和巴赫金对此所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本文试图解析这两位大家的共同特点和差异。在反宗教的沉重感和肯定现世的狂欢意义方面他们的态度一致,但在个人的拯救方式上他们的差异也是相当明显的。
[Abstract]:With the help of different ways to create a utopia, to confront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the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religious transcendence after two ways.19 century human aesthetic significance gradually clear, Nietzsche and Bakhtin this made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se two all the common features and differences in heavy. The sense of anti religious and secular Carnival certainly meaning their attitude, but their difference is quite obvious in the way of saving the pers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小于;律师行业收费探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顾春明;刚性作用与柔性反应──科学技术与社会心理的相互作用的性质新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01期
3 李定清;古希腊神话话语的神学阐释[J];襄樊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李兵;此曲只应天上有——试论希腊悲剧中的歌队(chorus)[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06期
5 刘芳,李元光;中西方近代股份制的差异及其后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6 启良;“内圣”七议[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刘长;从中西神话之异看文学民族特色的历史渊源[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张正明,徐才;现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与人性批判[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陈金英;新教伦理对美国自由民主政治的影响[J];阴山学刊;2003年01期
10 程金海;主客统一与现象学的审美价值观[J];阴山学刊;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志祥;;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索松华;;美学是研究审美现象的科学——兼论“生活美学”的合法性建构[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新;;市场经济——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白锐;;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行政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安娥;创业投资家素质培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惠立新;第三配置与中国企业信用重构[D];武汉大学;2006年
3 孙云宽;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5 黄怀军;中国现代作家与尼采[D];四川大学;2007年
6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万振凡;革命、改良与“弹性结构”[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9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娟;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朱力;对话:胡风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婷婷;隐名投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邓明波;恐怖主义的道德追问[D];南昌大学;2007年
5 邓莺;家庭卫浴女性化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王思力;论余华小说的可持续性写作[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马陆平;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支撑[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丁振海;碰撞与交融[D];南昌大学;2008年
9 于履平;汽车造型中的张力和表现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刘军;论法律中的人文精神[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鸣;;印度佛教美术与神秘主义[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年03期
2 王连儒;;《南柯太守传》之臆梦结构与宗教述意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3 何明星;宗教超越与艺术超越之比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4 牟薇;关于文化发展几个问题的讨论[J];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04期
5 郑晓江;论死亡的超越[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肖建华;人追求超越的三种文化形式[J];浙江学刊;2001年06期
7 袁蓉;性善、性恶与超越[J];天风;2001年05期
8 蔡燕;李商隐诗歌的悲剧意识[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02期
9 娄奕娟;从神到人的超越之路:尼采和巴赫金[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立;宗教超越与艺术超越[J];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邓晓芒;译康德著作 昌理性精神[N];学习时报;2004年
,本文编号:1684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8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