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美学在经济大潮中的位置
本文选题:美学 切入点:经济大潮 出处:《学术月刊》1993年01期
【摘要】:正 如何确定美学在当前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当今美学界共同关注的。我以为总的说来,美学不以丰厚的物质内容取胜,而以充实的人文含量见长,它并不直接产生物质性的经济效益,而是以人为中介而参与生活、介入现实的,它必须紧紧扭住人这一中介环节,为人的情感生活、文化素质、价值体系、精神旨趣提供有力的人文导向,为全社会提供符合经济建设需要,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精神动力,并从而推动当前的经济大潮。具体地说,美学以人为中介而与当前经济建设形成的关联有以下几个方面:(1)美学与人格境界的提升。商品经济的发达并不必然导致人性的沉沦,但是商品交易、利害算计和金钱关系有其
[Abstract]:How to determine the status and role of aesthetics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is is a common concern of the aesthetic community today. I think that in general, aesthetics does not win by rich material content, but with a substantial humanistic content. It does not directly produce material economic benefits, but takes part in life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of people. To intervene in reality, it must tightly twist the intermediary link of human beings, provide a strong humanistic orientation for people's emotional life, cultural quality, value system, and spiritual purport, and provide the whole society with the needs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ideal goal and spiritual motive force for promot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us promoting the current economic tide. Aesthetics is related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Aesthetics and the promotion of person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human nature, but commodity trading, profit calculation and money have their own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艳艳;张二艳;;论爱与美的相通性[J];考试周刊;2011年43期
2 张蕴艳;;“乡村与城市”的中英美学与文化差异:中英审美现代性的一种比较——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3 王蓓;;也谈美、审美与艺术——兼与王祖哲先生商榷[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白洪菊;;浅谈当代丑学的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5 张法;;休闲与美学三题议[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6 阎国忠;;美·爱·自由·信仰[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7 郑惠生;;生态时代的城市交通美学问题[J];鄱阳湖学刊;2011年04期
8 陈博;;美学生活论转向的社会利弊[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9 罗绂文;;西方“游戏”审美理论模式的类型研究[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10 李翔;;读李泽厚《中国美学史》[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江苏省美学学会历年主要活动情况[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肖世敏;;一个违反科学的美感界定——与刘骁纯同志商榷[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毛萍;;论美学的知识论框架[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玉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考察[N];文艺报;2009年
2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厦门大学中文系 杨春时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德胜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 彭锋;“美学与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09年
4 高山杉;从艺文美学到梵藏玄言[N];东方早报;2010年
5 周宪;美学何处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刘成纪;美学:要思想还是要知识[N];文艺报;2004年
7 丁来先;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9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陈定家;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8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之形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4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5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胡宁非;普罗提诺美学思想中的神圣与世俗[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9 杨增菊;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10 刘颖;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地域观的美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4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84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