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人学与文化
本文选题:中国美学 切入点:中国文化 出处:《哲学动态》1995年11期
【摘要】:正 西方美学以及从西方美学概括出来的所谓“美学原理”,它们与中国美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而不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它们对于研究中国美学只有参考意义而没有指导意义。中国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奥妙只能从中国文化中去寻找;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人文文化,人是什么,怎样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是其核心问题,因此我走了结合人学去研究美学的路径。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thodox western aesthetics and Chinese aesthetics, as well as the so-called "aesthetic principles" summarized from western aesthetics, is special and special, not general and special. They have only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studying Chinese aesthetics, but no guiding significance. Chinese aesthetics is a compone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s mystery can only be foun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is a typical humanistic culture, what is a human being? How to be a man and what kind of person is its core problem, so I take the way of combining human studies to study aesthetics.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动态·信息[J];戏剧艺术;2010年01期
2 辛世俊;;科学发展观:关注生活的人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施江斌;;论“妙”审美范畴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6期
4 C·C·霍鲁日;张百春;;拜占庭与俄国的静修主义[J];世界哲学;2010年02期
5 C·C·霍鲁日;张百春;;静修主义人学[J];世界哲学;2010年02期
6 夏伟;;历史与情怀:《论“文学是人学”》的两种成因[J];南方文坛;2010年02期
7 李莉;;从“人的解放”到“性别的解放”——论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女性解放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王兴国;;中国哲学展开的多层与多元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张良丛;;试论审美人类学研究的两种模式[J];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1期
10 谢立敏;;实践存在论美学浅析[J];学理论;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伦信;;《太平经》的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吴端阳;;旅澳教育家梁披云的海疆教育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徐卫红;;从义务到权利——义务教育之于个人的变化[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张兰馨;;张謇和他创办的狼山盲哑学校[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张树民;;王安石与我国古代的民族学校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陈时龙;;论明代社学性质的渐变与明清小学学制的继承[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7 宁欣;;汉唐中央官学学生成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8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9 申国昌;;《老子河上公注》的学习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10 李妍;;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柯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跨文化美学片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陈水云;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建构[N];文艺报;2010年
3 刘悦笛;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人民日报;2010年
4 王丹;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中的个性释放[N];中国艺术报;2010年
5 林琳;十年建桥 百年树人[N];中国电影报;2010年
6 田川流;建立中国特色的艺术学[N];文艺报;2009年
7 王怀义;评“实践存在论美学”丛书[N];文艺报;2009年
8 周纪文 朱洁茹;“中国美学三十年暨周来祥教授执教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杜书瀛;颇有特色的现代美学文献选编[N];文艺报;2009年
10 孙艳秋;对审美价值的努力寻求[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智敏;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和浏览的关键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2 季小兵;野地里的百合花[D];苏州大学;2006年
3 余俊先;黄芪甲苷和苄达赖氨酸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药动学及PD-PK结合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4 张郁青;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5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王保宁;幽门螺杆菌UreI免疫特性及其治疗性DNA疫苗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明彬;文化意识的颠覆与重构[D];四川大学;2006年
8 谭欣;RNA干扰沉默宫颈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基因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袁红斌;μ-阿片受体外周部位镇痛机理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李桂奎;中国写人学[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伟;学术与人生:钱谷融情怀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钱晓东;新理学的人学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景芹;弗洛姆人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桂艳秋;HG地产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秦芬;宗白华富于生命情调的意境美学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丽;菊花,被弃之荒野 女人,,被拒之男性世界之外[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婷;汽车照明用大功率白光LED温度分析及控制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柯智;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信达雅”[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显举;TCL山东公司企业流程再造(BPR)与企业效益提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9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8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