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自觉探求——《扩张与危机》读后
本文选题:当代审美文化 + 文化理论 ; 参考:《求是学刊》1998年01期
【摘要】: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自觉探求——《扩张与危机》读后高强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变革进程的不断加速,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和发展,中国社会的大众生活及其审美表现方式、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等,都迅速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换;“俗”与“雅”的冲突、审美的...
[Abstract]:On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Theory--After the reading of "expansion and crisis", the high strength entered the 1990s, with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our country, especially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The popular life and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etc., have changed rapidly, the conflict between "vulgarity" and "elegance", the a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etc.
【作者单位】: 国际青年研修大学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自觉探求——《扩张与危机》读后[J];求是学刊;1998年01期
2 王德胜;批评的观念:当代审美文化理论的主导性意识[J];学术季刊;1994年04期
3 潘知常;从再现到表现──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J];东方论坛;1998年01期
4 刘伟林;传统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时尚[J];哲学动态;1994年12期
5 陈学广;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新创获——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评介[J];江海学刊;2000年04期
6 肖鹰;反叛的沉沦:当代审美文化主体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7 古风;意境与当代审美[J];思想战线;2001年06期
8 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年03期
9 潘知常;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活动[J];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10 蒋原伦;符号泛滥:当代审美文化剖析[J];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放鸣;;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前沿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张天曦;日常生活审美化:当代审美新景观[N];山西日报;2004年
2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弘扬和培育民族审美精神[N];人民日报;2003年
3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版特约主持 王岳川 肖鹰 杨俊蕾;中国学者质疑杰姆逊:是否又引来了西方霸权的幽灵?[N];社会科学报;2002年
5 西南政法大学 张北坪;当下审美教育需准确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锋伟;论当代审美教育[D];郑州大学;2000年
2 王玉兰;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冲突中的美学价值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4 涂玉英;姚斯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余沛泓;德塞都的日常生活美学及其当代文化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周春霞;后现代审美文化观:僭越、困境与新走向[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翁晓玲;试论存在主义美学在中国当代的接受与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常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反思、评价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9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36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73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