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探寻与人生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
本文选题:蒋孔阳 + 人生论美学 ; 参考:《文学评论》1999年01期
【摘要】:在人类的精神发生史上,艺术、美与人生之间横亘着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似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旧石器时代,史前艺术就以生存理解的功能取向昭示于世,而就文献性材料来看,古代中国从《周易》开始就表达了富于美学意蕴的人“生”观念,,此后,重“生”、乐“生”...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human spirit , art , beauty and life span a kind of permanent spiritual link , which seems to have become an uncontested fact . As early as the old Stone Age , prehistoric art was born with the function of existence and understanding , and in terms of documentary materials , ancient China began to express the concept of " life " , which is rich in aesthetic mean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Zhouyi , and then , " Sheng " and Le " sheng " .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渊;美学家的襟怀——蒋孔阳先生二三事[J];当代文坛;2000年02期
2 李衍柱;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的治学之道[J];文史哲;1994年05期
3 陆扬;后现代视域中的蒋孔阳美学[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何镇邦;;蒋孔阳先生[J];美文(上半月);2011年03期
5 ;蒋孔阳论美的本质和特征[J];文艺理论研究;1982年02期
6 王坤;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功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欧阳友权;世纪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董迎春;试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人本性[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杨忻葆;美的创造——多层累的突创—蒋孔阳创造论美学思想研究之二[J];江淮论坛;1988年05期
10 ;学术应有民主学风,如何赶超前辈[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元者;;蒋孔阳的美学道路——《蒋孔阳学术文化随笔》跋[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汪济生;;动物是否在自然面前永远被动和无能——评蒋孔阳及实践美学派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观[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汪济生;;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目录[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6 陆扬;;关于后现代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朱存明;;《手稿》与中国美学问题[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领导机构成员名单[A];时代与思潮(6)——中西文化与20世纪中国哲学[C];1998年
10 汪济生;;“劳动创造了美”还是“劳动生产了美”——对一个源自经典的美学核心命题的辨析与追踪[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莹;蒋孔阳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沪举行[N];文学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中文系 郑元者;蒋孔阳:一位本身就是美学的美学家[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钟华;蒋孔阳、叶秀山先生如何面对“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戴明朝;一个艺术人类学学者的美学亲证[N];社会科学报;2004年
5 林声;清凉的书眼[N];人民政协报;2000年
6 席扬;“学术”与“史”的可能性[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8 魏天无;寻求对于真理的服从[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岳洪治;文林廿八宿 错粲各有名[N];光明日报;2007年
10 钱钢;诚念终相遇[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罗曼;蒋孔阳美学思想新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3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4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6 周维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美学[D];山东大学;2007年
7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宁;蒋孔阳美学思想中人的主体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李道忠;蒋孔阳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3 孙莉;论蒋孔阳的文学批评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霍九仓;蒋孔阳文艺美学思想评述及其当下之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冯瑜;蒋孔阳“美的生活”思想探论[D];西北大学;2008年
6 吴娟;论蒋孔阳的比较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8年
7 贺丽;实践美学论争的历史考察及其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薛学财;谨守学理 面向现实[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10 李芳;二维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D];南昌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0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20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