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东方美学的研究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

发布时间:2018-05-03 16:24

  本文选题:东方 + 美学 ; 参考:《文史哲》2001年01期


【摘要】::2 0 0 0年 7月 ,在呼和浩特举行的“首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会议”上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 70余位专家学者就 2 1世纪东方美学的国际地位及研究前景等问题交换了彼此的看法 ,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争鸣。这次会议 ,标志着东方美学研究在全球语境下新的崛起 ,它所引发的思考涉及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东方美学重新定位等重大问题 ,值得学术界关注
[Abstract]:In July 2000, at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riental Aesthetics, held in Hohhot, from China and Japan, More than 7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South Korea exchanged view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research prospect of oriental aesthe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conference marks the new rise of Oriental Aesthetics study in the global context. The thinking it causes involves major issues such as how to reposition Oriental Aesthetic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which deserves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作者单位】: 韩国岭南大学!教授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大镛;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一些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郭广银,赵华;试析“普遍伦理” 何以可能[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4期

3 刘德斌;世纪之交的历史回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4 蔡拓;全球化与当代世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5 赵景芳;跨世纪全球化发展的文化反思[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12期

6 王永玲,王庆新,水美;当代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审度[J];东岳论丛;1999年04期

7 陈晓律;关于全球一体化的若干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8 唐任伍;论WTO规则的片面性及其对中国带来的挑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9 徐友珍;20世纪世界史的几个重要问题[J];江汉论坛;2000年11期

10 肖宪,袁勤;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J];思想战线;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家禾;;台湾都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之实施与课题[A];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与土地使用管制——'98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孙成仁;;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交流与地方文化识别[A];建筑与地域文化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舒净;;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文化特征[A];2002年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梅岩;陈卫东;杨先蓉;;全球化影响下的地域文化与本土建筑[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凌高;黄健;;以环境理念为根基,培养有思想的建筑师[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志勇;李震;;用光演奏的建筑大师——第二届嘉士伯奖获得者朱哈·利维斯卡(Juha leiviska)译介[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杜维明;;面对全球化的儒家人文主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4年

8 秦红岭;;从人文视角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当代价值[A];亚洲民族建筑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林华;;解读中国知识产权战略[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陆永昌;;“全球化”背景下翻译进程的思考[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施鸣放;新经济对我国银行业有何影响?[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与全球化[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毛志成;世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困惑[N];北京科技报;2000年

4 ;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N];北京日报;2000年

5 费孝通;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历史定位[N];北京日报;2000年

6 任清;全球化已解与未解的文化难题[N];北京日报;2000年

7 金冲及;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文化走向三议[N];北京日报;2000年

8 叶传星;“入世”与中国法律[N];北京日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陈清清;会计人如何迎接e时代的挑战[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胡必亮;正确认识全球化[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景民;非政府组织的政治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倪考莲;论加勒比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区域主义[D];复旦大学;2005年

3 傅勇;非传统安全研究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5 赵士林;论中国媒体的危机报道[D];复旦大学;2005年

6 凌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唐志红;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D];四川大学;2005年

8 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东园;台湾电视传媒产业集团化、多角化发展战略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闫文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奎力;论跨国公司对国际体系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5年

2 王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治理机制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宁香;论全球化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反思[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明;论意识形态的自组织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郑文胜;经济全球化下的台湾中小企业的因应之道[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孙爱国;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看全球化[D];山东大学;2005年

7 江诗松;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与中国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凌瀚;论技术创新对提高德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作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孟海涛;中国连锁经营发展对策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林海松;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全球化供应链计划、组织与控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9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39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