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黑格尔美学的存在论基础

发布时间:2018-05-04 06:15

  本文选题:黑格尔 + 美学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摘要】: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体系受到其存在论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其存在论提供的世界之存在的整体性的逻辑结构,奠定了美和美学在人类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其存在论提供的辩证历史观对艺术史的确立、美的历史确立,以及考察艺术与社会历史的关系、艺术的命运这些重大问题、美学课题产生了奠基性的作用。这种影响说明,美学在其方法、体系、结论甚至理论形态各方面,都奠基于时代性的存在论之上。
[Abstract]:The system of Hegel's aesthetic though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its ontology. On the one hand, the holistic 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world provided by Hegel's existentialism establishes the position of beauty and aesthetics in the system of human thought,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alectical view of history provided by its existentialism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rt history, the historical establishment of beaut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social history, and the fate of art. This influence shows that aesthetics is based on the existentialism of the times in its methods, systems, conclusions and even theoretical form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子华;;论戏剧冲突与人生双极性的同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王兆良;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郑明珍;黑格尔“反思”范畴及其对辩证法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9 余卫国;;中国哲学范式原创建构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吕美生;孔正毅;;程朱理学的现代审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九青;;师恩浩荡 永志不忘——高放教授80华诞感言[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文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把高校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典范[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邓经武;;何其芳与“花间词”及其文化启示[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傅德本;;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大为;;文学的诗化与诗学的重构:走向一种真正的后现代主义[A];新世纪中国新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孙玉石;;郭沫若关于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下)——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沉思[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8 蔡震;;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与我国文化传统的关系[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9 黄侯兴;;闻一多郭沫若前期诗论比较[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10 韩立群;;从人物塑造看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特色[A];郭沫若研究第三辑[C];198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钱永生;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李瑞;六味地黄丸拆方研究与命水理论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9 刘守刚;西方立宪主义传统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永辉;马克思自由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俊玲;匍匐在十字架下的悲剧爱情[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刘舸;冲突之美[D];湘潭大学;2002年

7 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8 王早娟;山谷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万仁甫;黑格尔文艺史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戈士国;希腊哲学原始结构的生成[D];河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东辉;;海德格尔论存在[J];消费导刊;2010年06期

2 朱立元;黄文发;;康德与黑格尔崇高理论的比较分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黄凯;;康德与黑格尔天才理论的比较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蒋乐蓉;;论黑格尔逻辑学的质与本质的区别[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唐铁惠;;和悦静穆·人的形象·美好时代——黑格尔艺术观探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柳向阳;;论黑格尔艺术美定性的伦理内涵[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朱立元;略论黑格尔美学的成就与特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8 卢铁澎;黑格尔《美学》的方法论价值[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S1期

9 赵伯飞,刘莉萍,党振峰;黑格尔美学思想辩证法的体现及其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2期

10 王修和;黑格尔美学的主体性原则及其特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万书元;;论隐喻与象征[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3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7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9 杨玉东;;精品科技期刊审美价值构成原则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10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洁;回归实事:政治的美学之维[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何树彬;“在家上学”挑战欧美学校教育[N];文汇报;2004年

3 青敏;德固赛的安全美学[N];中国质量报;2003年

4 张黔;物象美学的理论基础[N];光明日报;2003年

5 中国社科院 梁志学;解释单调的无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张汝伦;黑格尔的《历史哲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丰书;电影的美学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丁明豪;生活家靠美学营销实现产业突围[N];中国企业报;2010年

9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北京日报;2003年

10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中国邮政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杨白;人的诗之安居的可能性之在[D];吉林大学;2008年

3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4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5 夏巍;劳动与交往[D];复旦大学;2008年

6 徐先艳;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军;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存在论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复旦大学;2003年

8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9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国山;现象学与罗曼·英伽登美学[D];苏州大学;2005年

2 姜辉;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D];吉林大学;2006年

3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实;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8 苑坤;试论神仙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怀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41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41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