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尔库塞的审美功能观
本文选题:马尔库塞 + 新感性 ; 参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摘要】:马尔库塞的审美解放论赋予审美以崭新的时代含义 :在西方后工业社会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意识形态 ,因而审美代替革命成为第一要务。通过对西方当代社会的状况及审美可能作用的考察 ,可以知道马尔库塞的审美实践带有乌托邦色彩 ,但其批判理论的力度和深度却是不容忽视的
[Abstract]:Marcuse's theory of aesthetic liberation gives aesthetic a new meaning of the times: in the wester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reasingly become ideology, so aesthetic instead of revolution becomes the first prior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ester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the possible role of aesthetics, we can know that Marcuse's aesthetic practice has a utopian color, but the intensity and depth of his critical theory cannot be ignore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闻娱;本雅明技术复制艺术理论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丁升华,陶水平;论本雅明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情感[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谷鹏飞;全球化语境下审美文化的悖论及价值选择[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茅芽;“脏话”的意义——王立纯小说《甜菜进行曲》的语言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文宏;梦之神秘虚飘与文学之创造——浅释弗洛伊德的梦与文学[J];长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李庚香;意识形态、文化批判与人的解放(上)——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时代使命与历史局限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关福艳;;论卢卡奇、葛兰西和马尔库塞视域中的“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赵建军;技术悲观主义的价值功能[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李衍柱;数与美绘制的时代镜像[J];东方论坛;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及现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潘非欧;思与公共领域的重建[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华茂;知识实践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李彬;走出道德困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明德;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伏爱华;萨特的存在主义美学和文学[D];安徽大学;2002年
5 刘恒贵;卢卡奇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3年
6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狄俊;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童丰生;反美学的美学[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鹏;文化工业时代的艺术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荔;国内语言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及语码混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水清;;论审美能量的聚集——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再审视[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2 刘锋杰;;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双峰的并峙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卷首语[J];当代艺术;2011年01期
4 马龙潜;;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指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新国;;主体性、异化与文学艺术——评赫·马尔库塞美学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治经;;毛泽东美学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比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4 施立峻;;审美批评的限度与可能——从批判理论看当代审美批评的建构[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6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沈大明;马尔库塞:用美学的批判救治西方文明弊病[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凌继尧;解读“大审美经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丁国旗;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8年
4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2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斌;马尔库塞美学的生存论阐释[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冯学雨;席勒、马尔库塞审美乌托邦之比较[D];扬州大学;2005年
3 尚淑梅;回忆、想象与乌托邦[D];西北大学;2008年
4 邵晓舟;试论马尔库塞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D];扬州大学;2003年
5 王芳;论马尔库塞的解放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韩红艳;主体的感性之美[D];西北大学;2007年
7 邹强;雅典娜之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孔令霞;日常生活审美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琳琼;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审美关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李倩;简论李泽厚的美学思想[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53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5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