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审美观念初探
[Abstract]:The Tibetan aesthetic concept is a contradictory entity composed of secular and religious aspects, and their common orientation is good. Taking good as beauty constitutes the core of the Tibetan aesthetic concept.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学院汉语系
【分类号】:B834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小彬;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铭杰;刊物应该讲究文字美[J];美术;1981年02期
2 袁俊生;;喜盈门庭馓子香[J];朔方;1982年05期
3 阮国华;论我国先秦时期真善美理论的发展形态(上)——《我国古代真善美理论发展历程》之一[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4 陈振岳;;“桥下”之妙及其他[J];电影评介;1983年11期
5 谭棣华;;苏仁山——个性倔强的画家[J];岭南文史;1983年02期
6 王文君;;诗经世俗讽刺诗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7 陈文坚;;性格和世俗偏见的冲突——读戈悟觉的《她和她的女友》[J];朔方;1983年04期
8 鲁勤;奇衣妇饰[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01期
9 刘乃戡;;“大桥”下的一盏灯[J];电影评介;1984年04期
10 崽崽;;第三次婚礼[J];天涯;1984年Z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凸凹;《自由或死亡》[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凸凹;《呼啸山庄》[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郭洪新 王君琦;如何看待生活方式世俗化倾向[N];北京日报;2000年
4 杨泽;孤独与沉思[N];中国财经报;2000年
5 小文;人体艺术走出世俗的偏见[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重庆)老谭;民俗·文学·莫怀戚[N];重庆日报;2000年
7 杨冬红;智性的徐坤[N];重庆日报;2000年
8 肖鹰;进入历史和真实的可能[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杨希义 杨 洪;唐太宗对世俗邪说的抵制与批判[N];光明日报;2000年
10 李洁非;提取传统优长 以济当下创作[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龚文燕;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相关文艺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程丽群;论“三言二拍”中的士人形象[D];南昌大学;2005年
4 赵爱芹;从信仰到世俗[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雨;平民的狂欢[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7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7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