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
[Abstract]:Heidegger's aesthetics marks the completion of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s in the dimension of existence, and the beginning of post-modern aesthetics in the dimension of language. Hayes' aesthetics takes existence as its Noumenon to dispel the split human nature of epistemological aesthetics, which enlightens us that in the future aesthetics we must regard the whole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that is, the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as the Noumenon. Future Aesthetics is the Aesthetics of Life existence-practice-language Trinit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国际文化学系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徐良;海德格尔与西方美学的后现代主义走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2 彭富春;现代与后现代思想——评从19世纪下叶到20世纪末期西方美学的两重边界[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俞吾金;美学研究新论[J];学术月刊;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光;;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浅析陌生化手段在“聊斋形象”创作中的运用[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张硕;;沈复与蒲松龄女性观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胡俐;黄春华;;浅析《印度之行》中的后殖民意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6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8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4 赵学勇;;叙事学视阈中的鲁迅阐释[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梁迎春;;论鲁迅杂文中的理解诉求[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祁志祥;;中国美学史研究的观念更新及路径创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10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对当代美学本体的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李志宏;;“实践存在论美学”评析[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5期
3 王建疆;;当代美学建构的新思路——朱立元老师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之我见[J];人文杂志;2006年03期
4 沈海牧;王怀义;;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设的突破性成果——评“实践存在论美学”丛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徐晓风;李丹;;实践存在论美学与人本主义[J];美苑;2011年03期
6 孙丽君;;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补充[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7 葛红兵;许峰;;是“新旧”也是“左右”——2010年文学研究热点问题述评[J];学术月刊;2011年02期
8 朱立元;张瑜;;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不应轻易否定——对董学文等先生批评的再答复[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03期
9 谢立敏;;试析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10 刘凯;;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及其理论意义[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清平;李中正;;“空巢”家庭的现状与对策[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张菊芳;朱斌;;尿毒症血透老人跌倒的临床分析和护理[摘要][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雍振华;;当代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风景园林专业教育[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郭友群;;对十万亿存款的深层思考[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建康;;西部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困难及推进路径[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6 杨宝英;陈举;;树立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以乡村清洁工程为抓手 推进新农村建设[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7 王建康;;西部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困难及推进路径[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陈虎腾;;论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批判与实践本体设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9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张磊;谭晓昌;吕燕平;;城中村农民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基于S省W市K区的调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富天 特约记者 渠崎;农村老人生活存在“三难”[N];中国老年报;2000年
2 王怀义;评“实践存在论美学”丛书[N];文艺报;2009年
3 袁筱一;生活存在于细节的美里[N];中国邮政报;2004年
4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赵奎英;美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N];文艺报;2003年
6 蔡仁明;构建和谐社会需关注特困企业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5年
7 特派记者 卜令伟;我们唱完了还有谁啊[N];友报;2011年
8 记者 甘春香;六坝乡解决“三缺户”春耕困难[N];金昌日报;2006年
9 周义兴;CPI“失真”影响决策效能[N];市场报;2007年
10 实习记者 张新燕;我州开展家庭社区节能减排活动[N];博尔塔拉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公善;批判与救赎——从存在论美学到生活诗学[D];浙江大学;2005年
3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元;《道连·葛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距离控制[D];中南大学;2007年
2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成慧;美国早期白人社会的家庭生活[D];河南大学;2009年
4 何正国;真理·理解·对话[D];安徽大学;2002年
5 林汇波;惠安民歌民谣课程开发[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钟霞;大学生休闲生活及其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淑华;大学生闲暇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珉;“中庸”的境域及其美学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9 陆保生;清兵战时生活状况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安应振;韩国比较优势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7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9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