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文化的人类学还原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study and cultural study belong to two different subjects, which have different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y are basically separate, at least from the division of subjects. However, from the deep point of view of aesthetics and the essence of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is a kind of superficial phenomenon, which should be unified in essence, but the researchers in the past did not have this kind of conscious cultural concept. T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rough the artificial division between aesthetics and culture, and synthesize it in a new height. This kind of synthesis is inevitable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thought.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美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J];汉语学习;1980年06期
2 尤·什科连柯 ,佟景韩;生态学与美学[J];世界美术;1980年01期
3 保·赛道 ,周师铭 ,瀚波;爱森斯坦的美学:一点不同的意见[J];世界电影;1980年02期
4 公义;愿美学茁壮成长[J];哲学研究;1980年12期
5 黄药眠;亚里士多德的美学[J];哲学研究;1980年04期
6 黄药眠;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续)[J];哲学研究;1980年05期
7 樊公裁;第一次全国美学讨论会在昆明召开[J];哲学研究;1980年07期
8 李泽厚;韵外之致——关于中国古典文艺的札记之二[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2期
9 ;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举行并成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J];哲学动态;1980年07期
10 王世德;;四川省美学分会筹备组成立[J];哲学动态;198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学海;;新世纪中国艺术美学展望(提纲)——以中国画,中国内衣市场行情为析例[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黄河涛;;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于乃昌;;走进边缘——中华美学格局中的中国少数民族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张兴来;;公路隧道的美学设计与体会[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9 李人凡;;鹏搏九霄动扶摇——毛泽东诗词美学发展论纲[A];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第一辑)[C];2000年
10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为宝;论文化底蕴对包装设计的基础作用[N];中国包装报;2000年
2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童庆炳;春意姗姗来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陈杏;芭蕾美学和民族情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龚静;重新与宗白华一起散步[N];东方航空报;2000年
6 丰 捷;人文教育不容忽视[N];光明日报;2000年
7 乔羽;“终于进入了专家的视野”[N];光明日报;2000年
8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9 记者 蔡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蒙古秘史》[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刘隆民;落幕前的美学沉思[N];贵州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温恕;文学生产论:从布莱希特到伊格尔顿[D];四川大学;2003年
3 孙斌;守护夜空的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5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9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3 孙红;论转型期审美文化走向及建构[D];郑州大学;2000年
4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玉兰;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冲突中的美学价值重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志诚(陈青枫);现代文人画的美学思路`[D];暨南大学;2001年
8 常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反思、评价与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9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10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05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0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