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视野融合与当代审美文化
[Abstract]:The general loss of humanistic spirit is the main shack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take the humanistic spirit as its connotation and combine th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with the elegant aesthetic culture. And the fusion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ntemporary world cultural vision opens up the realistic path for Su She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with the posture of healthy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文系 浙江大学中文系
【基金】:浙江大学青年曙光项目(205000-584112)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长秋,罗莹;近20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综述[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汉华;“人文精神”解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宁;论主题公园的开发操作[J];城市规划汇刊;1997年04期
4 王宁;回归生活世界与提升人文精神——兼对当前城市规划技术化倾向的批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1年06期
5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J];东南学术;2002年02期
6 徐珊;家族女性命运的悲歌——论蒋韵、徐小斌、王安忆的长篇小说[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张建良;“以人为本”与“宪法至上”[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姚建宗;法治的人文关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陈定家;“王朔现象”及其批评的现实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10 王汉华;“人文精神”讨论述评[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亢安毅;人的全面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少咏;现代性语境中的乡村政治文化言说[D];河南大学;2005年
6 荆亚平;立于人类精神深层的缪斯之舞[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彩萍;儒家文化与新时期作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夏莹;作为一种批判理论的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刘文霞;个性教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磊;寻找失落的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周一鸣;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困惑与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磊;苦苦追寻“生之意义”——论史铁生作品的深层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孟文彬;寻找失落的家园——王安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檀巧芳;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研究二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8 熊俊龙;花卉科技期刊品牌化经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远;黄建新电影叙事风格的渐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10 王s,
本文编号:2205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0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