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良知与审美——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06:39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考察王阳明的“良知”含义及其与审美的内在本质联系 ,从而更好地把握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实质。本文作者认为 ,王阳明的“良知”既是一个道德范畴 ,也是一个价值范畴、境界范畴 ,更是一个审美范畴。在其道德性与超道德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致良知”建构中展示着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Wang Yangming's meaning of "conscience" and its intrinsic relationship with aesthetics, so as to better grasp the essence of "conscience experience aesthetic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ang Yangming's conscience is not only a moral category, but also a value category, a realm category and an aesthetic categ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morality and transcendence,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s, the contemporary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Wang Yangming's conscience experience aesthetics are displayed.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华新,吴恩锋;论汉语“人生”的隐喻认知机制[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志;论王阳明美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彭华东;消费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海峰;;王阳明文论观的艺术内涵[J];艺海;2010年02期

2 刘华安;;传承浙东学术精神,宣扬宁波文化光彩——第三届“浙东文化论坛”学术交流会综述[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3 徐朝旭;;儒家“一体之仁”观的三个向度——基于生态伦理的追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孙宝山;;论王阳明与陆象山的学术承继关系[J];中国哲学史;2010年01期

5 钱明;;阳明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概述[J];中国哲学史;2010年01期

6 ;阳明心学与贵州[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7 李洪卫;;王阳明论立志与主一[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8 张新民;;论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深远历史影响——以黔中王门为中心视域的考察[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9 黄万机;;王阳明学说的现实意义和价值[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10 陈福桐;;从哲学政治军事多方面认识王阳明全人[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诚;;王阳明的政教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2 黄书光;;试论程朱学派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4 徐永文;;王阳明与书院关系考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丁钢;;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6 安永新;;明清时期贵州民族教育[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7 金鱼为;;江苏的古代教育与人才培养[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8 张永新;;王阳明的社会教化思想与活动浅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9 孔军;;泰州学派性习论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10 陈丽琴;;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评述[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礼祥;灵山跻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N];上饶日报;2010年

2 民盟省委副主委兼秘书长 冉霞;劳动促进自我成长 教育完善人格培养[N];贵州政协报;2010年

3 蓝波;朱熹的读书方法[N];学习时报;2010年

4 曾海生 冯晓铭 朱灯塔;温泉之都 钟表之城 资源宝地 和平佳境[N];南方日报;2010年

5 清华大学国学院 陈来;阳明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N];光明日报;2010年

6 主持人 刘立志;思想,会改变历史,改变世界[N];北京日报;2010年

7 企人;学习的至高境界:知行合一[N];中国航天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郑文丰;为了人与城的共同文明[N];贵阳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侯军;“回归”的本义[N];深圳特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蒋凤;“象祠与王阳明”高级学术论坛在黔西举行[N];毕节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宏;王阳明思想再评价[D];西北大学;2009年

2 朱晓鹏;王阳明哲学与道家道教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四光;德性之知[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郑宏颖;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荣辱观[D];南开大学;2009年

5 金桂台;明代文学书信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洪卫;论王阳明的身心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路园;王艮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陈多旭;教化与工夫[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童中平;随处体认天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峰;紫柏大师与万历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连祥;王阳明与康德的道德主体性思想比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常凤霞;王阳明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9年

3 汪光文;主体意义世界的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关泉;王阳明心学“意”范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庄恒恺;林兆恩哲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亿立;“归寂”与“主静”[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征;陈建《学,

本文编号:2255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55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