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民族美学体系的努力——王朝闻《雕塑雕塑》读后
[Abstract]:In the late 1950s and early sixties, Wang Zhaowen often published articles in the form of literary essays combined with various literary phenomena. His articles are very thorough in their analysi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phenomena, and they are not confined to certain phenomena themselves. They often find out 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comparison with each other, so as to explore the laws of art, such as "appreciation," re-creation. " "incomplete", "Life is not art", "also to see", "adapt to conquer" and so on, still have a deep impression. Later, the title of these articles became Wang Zhaowen's unique language. And to the reader,
【作者单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宁;;日尔曼历史传统与德国古典美学的整体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2 张纯纲;;论吕o偠晕鞣揭魄槁勖姥澜閇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樊文春;;美从何处寻——对生活美学形而下的反思[J];理论与创作;2011年04期
4 栗永清;;朱立元先生学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6期
5 李修建;;大文化的视野,整体性的观照——评张法的《中国美学史》[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6 江雅心;;“崇高精神”在现代语境下的意义[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年03期
7 余开亮;;中西美学比较中的问题意识——读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8 谭容培;;原创的美学——评颜翔林的《后形而上学美学》[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旭晓;武艳;;试论自然美研究的逻辑起点——从自然美为何成为我国美学研究的难题谈起[J];晋阳学刊;2011年04期
10 张泽鸿;;“艺境”新诠——兼析宗白华美学的生命哲学倾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朝闻;;王朝闻同志的开幕词[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2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4 戴茂堂;;超越自然主义的美学革命——康德“审美判断力批判”的现象学解读[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谢金良;;转型时期审美文化研究如何转型[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6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张立斌;;美学:学科发展的体系性及界限性[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9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及福建省美学研究会年会在厦门大学举行[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10 庄严;章铸;;从古典和谐走向现代崇高的典型形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现代美学体系的建构和当代文化发展(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现代美学体系的建构和当代文化发展(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4 吴言;在黄蓝交响中再现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7 张政文;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性美学对康德美学的三种典型回应[N];光明日报;2008年
8 马驰;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蔡仪先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师雅惠;蔡仪学术思想研讨会综述[N];文艺报;2006年
10 师雅惠;用唯物辩证法阐明美与认识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广新;李泽厚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6年
2 刘继平;周来祥和谐自由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赵周宽;后形而上学与美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斯敏;王朝闻新艺术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赵宗泽;近三十年王朝闻美学思想研究的问题阈[D];西南大学;2008年
3 高阳;吕o偯姥Ю砺厶逑笛芯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小建;“美学”概念在中国20世纪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5 何晓静;今道有信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朱海燕;价值论美学范畴及体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平盼盼;叶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2年
8 何军民;审美和艺术的自由[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9 傅培凯;格式塔美学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24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2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