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杂谈审美文化

发布时间:2018-11-11 10:39
【摘要】:正 上海《采风》杂志社召开过一个小型的座谈会,讨论《"变样"与"变洋"》的问题。同志们都认为题目抓得很好,在目前"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形势下,"变样"是好的,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是,随着成千上万幢高楼的兴起,上海是变样了,但却变洋了,找不到旧上海的痕迹了。这会不会失
[Abstract]:A small forum was held by Shanghai Mining Wind magazine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changing samples" and "changing ocean". Comrades all agree that the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very well. Und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ne year and three years' major change," the "variant" is good and the only way to modernization in China. However, with the rise of thousands of tall buildings, Shanghai has changed, but has become foreign, can not find the traces of the old Shanghai. Is this going to be lost?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新颖,吴岱霞;审美文化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求索;2004年05期

2 张振华;试论当代审美文化的大众传播特征[J];学术月刊;1997年04期

3 宋新军;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文化和审美文化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陈志昂;论审美文化的若干范畴[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6年05期

5 刘雁琳;九十年代成人审美文化趋势[J];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02期

6 郑海英;唐宋审美文化意识的嬗变──从“逸”的范畴谈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7 常新,赵伯飞;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消费化倾向的反思及其构建[J];经济师;2002年02期

8 陈海英;;大众文化:审美体验的演习场[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9 姚文放;;作为历史性概念的审美文化[J];求是学刊;2009年02期

10 宋生贵;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前瞻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叙事——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河涛;;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朱自振;;前茶文化不属茶文化[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3: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5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张玉能;当前审美文化的症结点[N];文艺报;2004年

7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薛永武;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9 陈静;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N];文艺报;2004年

10 王小舒;清代的审美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7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8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靳雅茜;浅析后现代景观中的电视审美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晶晶;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卢宁;赛博空间里的审美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莉;论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24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24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8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