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历史演化中的身体境遇——试论身体美学何以成立
[Abstract]:With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esthetics from "quasi-theology" to "spiritual philosophy", "psychology" to "art physiology" and "pheno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body is in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he appendage of the spirit becomes an untorn unity of mind and body which has its own independent value and is deeply intermingled with the body and the mind or soul. As an aesthetic object, with the exfoliation of body shame, human narcissism based on body self-appreciation gets a correct name. As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the body flows down from the metaphysical aesthetic pedigree, and the "end of beauty", which is shared by the idea, is understood as the "first entrance"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the aesthetic creators, the body has also gone out of the absence state in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he vitality of the body is regarded as the "first driving force" of aesthetic creation, and the "body state" of the creator is also regarded as the "emotional state" an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t the same time. Psychological aesthetics, life aesthetics, 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and existentialist aesthetic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body and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body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分类号】:B8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刘增城;;王小波作品中的“自由主义”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雷信来;;先秦法家的术治思想与马基雅维利的术治思想之比较研究[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4 储招兵;论个性在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价值意义[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5 童炎;;由造人神话看两希传统文化的对立和融合可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涂远芳;;浅谈山水画创作的观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郭高峰;;自然的哲思 哲思的自然——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顾新颖;;《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与《死水微澜》的命运主题比较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李旭;;善之为善的艰难与善者沉沦的悲剧——评许春樵的长篇小说《放下武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真;;论西方哲学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兼谈美国哲学教育的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思洁;;形合与意合的哲学思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波;生存论视野下的审美超越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振龙;统计哲学思考[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5 刘国平;经济系统进化及动因[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6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方明;缄默知识面面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昌秀;格式塔异质同构论视域下的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刘晨阳;共同的生存空间[D];广西艺术学院;2011年
3 王丹丹;上党梆子生成发展中几个问题探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4 王培敏;康德“实用人类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子跃;电子时代的文学媒介场构成论[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晓琳;儿童家庭艺术教育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和国强;评杜威工具主义真理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9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相占;;身体美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从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谈起[J];文艺争鸣;2010年09期
2 邹允瑶;;让“身体”爱上歌唱——身体美学视野下的高师声乐教育[J];艺术教育;2010年12期
3 秦潇璇;论平面广告中情爱图形的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4 宋洁;游戏、自恋与救赎——解读消费时代女性身体写作[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许定国;;王船山身体美学观与身体审美体验创造[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彭富春;身体与身体美学[J];哲学研究;2004年04期
7 张再林;;身体美学 返本开新中华文明的美育文化[J];文明;2010年12期
8 文洁华,胡笳;身体的回归:弗朗西斯·培根隐晦的身体与儒家身体美学[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9 杨春时;;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J];文艺研究;2008年05期
10 陈后亮;;试论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的身体关切[J];创新;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人格心理专题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孙利;;朱熹的精神哲学及现代价值[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任争健;;试论编辑的审美体验[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4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蒋均涛;;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抒情性作品与审美体验[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潘欣敏;;身体美学视野下的刘谦“魔术热”现象思考[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傅承德;;丝竹优悠 美不胜收——民族音乐录制中的审美体验[A];2001年度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C];2001年
8 杨倩;李建伟;张康德;;自恋的心理结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付景素;;自恋的心理学解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冯效刚;;音乐表演心理学的任务[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心理医生 施琪嘉;由爱生恨是一种病态自恋[N];北京科技报;2006年
2 张立国;天马行空的语言自恋[N];团结报;2001年
3 刘火;文人的自恋与“相倾”[N];学习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郑逸文 陈熙涵;纯文学不该成为自恋式文字游戏[N];文汇报;2002年
5 陈虹;溺爱和严教都是父母的自恋[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肖鹰;语言、身体与自恋[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尹昌龙;叶兆言自恋到一发不可收拾[N];深圳商报;2003年
8 米若尘;天使爱美丽[N];电脑报;2005年
9 章剑和;同事受表扬 我为啥心里不高兴[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赵晨滨;警惕年终心理失落症[N];健康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杨进红;语文阅读教学审美体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德林;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杨鹏飞;庄子审美体验思想阐释[D];辽宁大学;2009年
5 韦拴喜;身体转向与美学的改造[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敏;走向生命观照的美的教学观[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庆辉;诗兴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王焱;庄子审美体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芹芹;健美操审美体验及美育功能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安乐;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体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姗;审美体验:死亡恐惧的超越之路[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蒋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休闲审美之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平;现象学美学视野下的艺术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秦璐;当代时尚的审美体验[D];四川大学;2006年
7 麻松;旅游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孙晓庆;中国大陆青春剧形态分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徐祯;审美认知、审美体验与大学生综合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郑丽;幼儿游戏中的审美体验[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67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6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