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理想
[Abstract]:Positive aesthetic ideal embodies the subjectivity of aesthetic and artistic creation, and is a very important aesthetic category, but it has not attracted people's due attention and in-depth research, so its inclusion and stipulation are still not very clear. Aesthetic ideal reflects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individual at the highest level and its exploration, vision, yearning and pursuit for the future, which refers to the aesthetic individual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social relations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a seri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s. The subjective conception of the new aesthetic relationship and its aesthetic image is obtained by emotional evaluation, rational selection and sublation of the objective aesthetic relationship. This is a galloping imagination and creative image of future life in line with the ideal goal. Aesthetic individual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华;审美层面分析与审美关系建构[J];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04期
2 江裕斌;;论苏轼的审美理想[J];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3 王钦鸿;试论审美理想[J];济宁师专学报;1998年05期
4 谭容培;;论审美理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5 谭容培;;论审美理想[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7年01期
6 刘亚东;中国近代审美意识总体结构及其确立[J];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01期
7 张敏健;感悟·会心·创化——论中国文学审美过程之灵心妙悟[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7期
8 舒克斌;;论庄子审美理想实现的心理层次[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4期
9 王惠;;论中国古代山水诗的野趣与生意[J];鄱阳湖学刊;2010年02期
10 刘颖;;马克思美学思想中的欲望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宗英;;审美创造与审美理想的多重复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2 龙玉良;;苗族服饰美刍议[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冯乐堂;;审美理想的信息载体——论郭沫若历史剧中为正义和理想而牺牲的悲剧女性[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4 潘百齐;;论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C];1989年
5 刘扬忠;;辛弃疾的文学主张和审美理想[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6 宋瑾;;音乐的功能、价值与本质[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徐凡;;漫画的艺术美[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8 蒋筱;;浅谈中医的美学思想[A];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1997年
9 王阿军;;编辑学的美学探索[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集)[C];2002年
10 吴光正;;必须坚持文艺的社会主义性质[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万武;审美理想与当代作家的文化准备[N];文艺报;2008年
2 肖云儒;审美价值的新变和审美理想的升华[N];中国艺术报;2001年
3 古耜;在历史漩流中高扬理想之美[N];文艺报;2007年
4 记者 李韵 通讯员 刘爱民;文艺要真诚体现时代审美理想[N];光明日报;2004年
5 史锦秀;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发展的困境[N];文艺报;2003年
6 记者 林征;审视当代艺术审美理想[N];吉林日报;2003年
7 李万武;升华还是坠落 当代作家该有怎样的文化准备[N];辽宁日报;2008年
8 赖大仁;当今文学究竟缺什么[N];文艺报;2009年
9 田川流;艺术价值与审美理想[N];文艺报;2007年
10 记者 舒晋瑜;第二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开始征集参评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健云;“特殊”与美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孔新苗;20世纪中国绘画美学[D];山东大学;2005年
3 鄂霞;中国近代美学关键词的生成流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永森;论豪放[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6 冒建华;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当代城市小说欲望与审美关系之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余华;冯契的理想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常俊玲;回返审美之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正兵;审美理想论纲[D];安徽大学;2001年
2 鲁君;高校审美理想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程远;王蒙审美理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娅;寻根之思:审美理想烛照下的审丑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建强;略论王灼词论批评的内涵与审美理想[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8 向丹;审美化的生存理想[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沈立伟;让传统诠释现代[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宋小蒙;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民俗审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76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76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