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王若虚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3:15

  本文关键词:王若虚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王若虚的美学思想大体是“推苏抑黄”,主要集中表现在其名著《滹南诗话》、《文辩》和论诗诗中。针对当时社会的文风,王若虚明确提出“以意为主”的为文主张,“天全自得”和“形神兼备”的诗歌主张,对扭转当时金代文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系统阐述王若虚的美学主张,通过对王若虚《滹南遗老集》的研究总结,实现对“以意为主”、“天全自得”、“形神兼备”的整体把握;第二部分将对影响王若虚美学思想的因素进行整体概括,具体因素笔者认为可分为周昂的影响、白居易和苏轼的影响、黄庭坚的影响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第三部分将对王若虚的美学成就和不足进行评价,其中主要论述其美学思想中对反形式主义和抨击文章创造纤柔之风的成就,以及在文章创作中存在理论支撑不够和诗歌批评中存在矫枉过正问题的不足。
【关键词】:王若虚 美学思想 以意为主 天全自得 形神兼备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3-092;I206.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绪论7-11
  • 一、王若虚的美学主张11-17
  • 1.1 文以意为主11-13
  • 1.2 天全自得13-15
  • 1.3 形神兼备15-17
  • 二、影响王若虚美学思想的主要因素17-31
  • 2.1 周昂的影响17-19
  • 2.2 王若虚对白居易、苏轼的接受19-25
  • 2.2.1 对白居易诗歌主张的接受19-21
  • 2.2.2 对苏轼文学观的接受21-25
  • 2.3 黄庭坚的影响25-27
  • 2.4 社会环境与儒家思想的影响27-31
  • 三、王若虚美学思想成就与不足31-37
  • 3.1 王若虚美学思想成就31-34
  • 3.1.1 反对创作中的形式主义31-32
  • 3.1.2 抨击创作中纤柔之风32-33
  • 3.1.3 提倡区别审美感情和非审美感情33-34
  • 3.2 王若虚美学思想不足之处34-37
  • 3.2.1 文学主张与自身创作不吻合34-35
  • 3.2.2 诗歌理论有失偏颇35-37
  • 结语37-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颖;;金代儒学的传统复归——以王若虚及其《滹南遗老集》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雷恩海;苏利国;;崇经重史 惟真惟实——王若虚文学观与其经学、史学思想的辩证关系[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3 傅希尧;王若虚文学理论初探[J];河北学刊;1990年04期

4 余荩;;王若虚写作理论初探[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5 张晶;王若虚诗学思想得失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6 尚永亮;;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J];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7 邱美琼;;颠覆与指斥:浅谈王若虚对黄庭坚诗歌批评[J];鸡西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定乾;《滹南遗老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王若虚美学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07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8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