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北朝至隋龛楣装饰纹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03:50
莫高窟北朝至隋代的尖拱形佛龛龛楣图案纹样丰富多样,继承关系明确,展现了其独特、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该时期的龛楣纹饰从简洁的火焰题材逐渐向多种题材变化,如莲花纹、忍冬纹、火焰纹、化生纹、禽鸟纹等题材。莲花纹饰是一种具有装饰性、象征性、寓意性的龛楣装饰图案,频繁出现于世界各地的装饰图案中,逐渐演变为某种象征符号,是生命力、繁殖力、太阳信仰、墓葬、佛国光明、复活的象征。忍冬纹在龛楣纹饰中广泛流行,关于忍冬纹的起源争议很多,但较为客观说法是认为忍冬源于希腊植物卷须样式,后随着印度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的云气纹进行嫁接融合,形成了颇具中国本土意味的忍冬造型,并被频繁用于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等石窟佛教艺术作品。火焰纹饰在龛楣装饰中十分普遍,莫高窟的火焰纹应是在“焰肩佛”的基础上,融合多文化汇成的忍冬纹、中国本土的云气纹而发展再创而成的,象征着佛教各种造像的智慧和光明等神性特征。化生纹饰是佛教艺术中备受喜爱的一种装饰图案,莫高窟龛楣纹饰中的莲花发生论普遍出现,主要有莲花化生为佛、菩萨、天人的发生论装饰纹饰。龛楣的禽鸟纹饰是佛教动物画的一部分,其题材源于佛经故事,纹饰画风...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狩猎图帖班墓葬
图 1-6 图 1-7 图 1-8中国画中关于莲花的题材历史悠久,《历代名画记》载南北朝时,梁元帝萧善书画,绘有“《游春苑》白麻纸图、《鹿图》《师利像》《鹇鹤陂泽图》《芙醮鼎图》,并有题印,传于后。”1这是文献记载最早的画莲花之作。宋人所《出水芙蓉图》则是传世最早莲花绢本画,此幅绘画作品的莲荷缕筋纹脉、赋匀丽、出水欲滴、清馨似闻,充分展现了黄筌的画法“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宋代水墨画派日益与画院分庭抗礼,兼具物形物情,可谓“画写物外情,要物形不改”。《东坡诗注》载:“世多以墨画山、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造物本无物然非所难。花心起墨晕,春色敬毫端。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莲风起颠倒,两半摧残。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2现存最早可见宋人水墨莲荷图中早的是《百花图卷》,其水墨荷花白描流畅勾勒,水墨晕染荷叶,工笔与粗笔、意与写实、倒晕与勾勒、白描与渲染交相使用,描绘的莲荷生动形象,烨烨动。元明时期的墨荷写意日趋成熟,代表作品是陈淳《墨花九段卷》中的荷花意汪洋、淋漓尽洒;原济(石涛)《墨荷图》中的莲荷水墨欲滴、劲挺潇洒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莫高窟北朝至隋龛楣装饰纹样研究寺装饰艺术开始繁盛发展。云冈石窟的莲花装饰(以昙曜五窟为主),尖瓣圆润,饱满厚重,侧重于写实,吸收借鉴了印度的莲花装饰艺术和犍陀罗造像装饰艺术1(图 1-11)。云冈地区的莲花装饰题材并不是完全的中华民族形式的装饰形象,是外来形式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糅合而成(图 1-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学[J]. 王晶波. 敦煌学辑刊. 2016(03)
[2]从宫殿到石窟:莫高窟早期平棋艺术的构成形式及其功能变迁[J]. 邵强军. 敦煌学辑刊. 2016(01)
[3]大足石窟佛像着衣类型[J]. 陈悦新. 敦煌学辑刊. 2016(01)
[4]浅析敦煌壁画中禽鸟形象的装饰艺术特点[J]. 要晖,高阳. 艺术教育. 2016(02)
[5]西夏佛教艺术中的童子形象[J]. 王胜泽. 敦煌学辑刊. 2015(04)
[6]敦煌石窟三兔共耳藻井探析[J]. 司雯雯,王延松. 中国民族博览. 2015(12)
[7]敦煌装饰图案构成图式中的“不动之动”[J]. 朱秋霞. 中国包装. 2015(11)
[8]论敦煌北魏石窟艺术成就的历史背景[J]. 陈明. 敦煌学辑刊. 2015(03)
[9]论判教思想对敦煌北朝至隋石窟的影响[J]. 胡垚. 敦煌学辑刊. 2015(03)
[10]敦煌藻井图案的文化内涵及其色彩配置研究[J]. 杨刚,杨先平. 兰台世界. 2015(13)
博士论文
[1]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D]. 陈继春.中央美术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敦煌石窟中的几何装饰图案形式美研究[D]. 张乐.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忍冬纹样造型的源流探析[D]. 刘蕊.西安工程大学 2014
[3]莫高窟十六国北朝装饰图案艺术研究[D]. 邵强军.兰州大学 2013
[4]敦煌莫高窟壁画禽鸟图像艺术风格及技法研究[D]. 张丽.西南大学 2009
[5]敦煌图案构成的动静规律及其文化阐释[D]. 朱秋霞.西北师范大学 2008
[6]中国云气纹的发展演变研究[D]. 朱单群.苏州大学 2008
[7]敦煌壁画中的装饰性语言探究[D]. 刘晶晶.西安美术学院 2007
[8]北朝外来纹饰—忍冬纹探微[D]. 闫琰.山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2299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狩猎图帖班墓葬
图 1-6 图 1-7 图 1-8中国画中关于莲花的题材历史悠久,《历代名画记》载南北朝时,梁元帝萧善书画,绘有“《游春苑》白麻纸图、《鹿图》《师利像》《鹇鹤陂泽图》《芙醮鼎图》,并有题印,传于后。”1这是文献记载最早的画莲花之作。宋人所《出水芙蓉图》则是传世最早莲花绢本画,此幅绘画作品的莲荷缕筋纹脉、赋匀丽、出水欲滴、清馨似闻,充分展现了黄筌的画法“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宋代水墨画派日益与画院分庭抗礼,兼具物形物情,可谓“画写物外情,要物形不改”。《东坡诗注》载:“世多以墨画山、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造物本无物然非所难。花心起墨晕,春色敬毫端。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莲风起颠倒,两半摧残。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2现存最早可见宋人水墨莲荷图中早的是《百花图卷》,其水墨荷花白描流畅勾勒,水墨晕染荷叶,工笔与粗笔、意与写实、倒晕与勾勒、白描与渲染交相使用,描绘的莲荷生动形象,烨烨动。元明时期的墨荷写意日趋成熟,代表作品是陈淳《墨花九段卷》中的荷花意汪洋、淋漓尽洒;原济(石涛)《墨荷图》中的莲荷水墨欲滴、劲挺潇洒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莫高窟北朝至隋龛楣装饰纹样研究寺装饰艺术开始繁盛发展。云冈石窟的莲花装饰(以昙曜五窟为主),尖瓣圆润,饱满厚重,侧重于写实,吸收借鉴了印度的莲花装饰艺术和犍陀罗造像装饰艺术1(图 1-11)。云冈地区的莲花装饰题材并不是完全的中华民族形式的装饰形象,是外来形式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糅合而成(图 1-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敦煌学[J]. 王晶波. 敦煌学辑刊. 2016(03)
[2]从宫殿到石窟:莫高窟早期平棋艺术的构成形式及其功能变迁[J]. 邵强军. 敦煌学辑刊. 2016(01)
[3]大足石窟佛像着衣类型[J]. 陈悦新. 敦煌学辑刊. 2016(01)
[4]浅析敦煌壁画中禽鸟形象的装饰艺术特点[J]. 要晖,高阳. 艺术教育. 2016(02)
[5]西夏佛教艺术中的童子形象[J]. 王胜泽. 敦煌学辑刊. 2015(04)
[6]敦煌石窟三兔共耳藻井探析[J]. 司雯雯,王延松. 中国民族博览. 2015(12)
[7]敦煌装饰图案构成图式中的“不动之动”[J]. 朱秋霞. 中国包装. 2015(11)
[8]论敦煌北魏石窟艺术成就的历史背景[J]. 陈明. 敦煌学辑刊. 2015(03)
[9]论判教思想对敦煌北朝至隋石窟的影响[J]. 胡垚. 敦煌学辑刊. 2015(03)
[10]敦煌藻井图案的文化内涵及其色彩配置研究[J]. 杨刚,杨先平. 兰台世界. 2015(13)
博士论文
[1]中国美术中琐罗亚德教因素研究[D]. 陈继春.中央美术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敦煌石窟中的几何装饰图案形式美研究[D]. 张乐.北京林业大学 2014
[2]忍冬纹样造型的源流探析[D]. 刘蕊.西安工程大学 2014
[3]莫高窟十六国北朝装饰图案艺术研究[D]. 邵强军.兰州大学 2013
[4]敦煌莫高窟壁画禽鸟图像艺术风格及技法研究[D]. 张丽.西南大学 2009
[5]敦煌图案构成的动静规律及其文化阐释[D]. 朱秋霞.西北师范大学 2008
[6]中国云气纹的发展演变研究[D]. 朱单群.苏州大学 2008
[7]敦煌壁画中的装饰性语言探究[D]. 刘晶晶.西安美术学院 2007
[8]北朝外来纹饰—忍冬纹探微[D]. 闫琰.山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32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3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