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22:04

  本文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在《亚里士多德全集》国内译本以及西方美学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诠释学方法,尝试解析亚里士多德作品中所彰现的美育思想,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现状和时代困境,试图提供拟具适合我国民族文化的政策的参考,以及通过美育的有效实施,来提高国人的整体素质,摆脱时代的局限和困境,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共同进步、协调发展,也使人们能够达到诗意地栖居,从而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 本文通过追溯亚里士多德美育思想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渊源、具体地分析其美学思想和阐释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批判及其教育意义后得到如下启示:(一)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根源于民族文化,而又超越了时代精神,从而形成了根基深厚、理想高远的美育理念;(二)亚里士多德以美育来陶冶人的心灵,使人的心灵摆脱庸俗和卑污的沉渣而得到净化,使人类的心灵提升到理智澄澈之境,培养健全的人格,进而导向理想和谐社会的建立;(三)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类型的艺术,宜慎重选择才能作为儿童青年的教材,坚决避免虚假庸俗艺术腐蚀人心,堕人心志;(四)对于心灵发展偏差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宜透过真正的艺术,净化心灵,从而导向人格的正常发展。 综合前述,本研究拟具以下建议,以改进我国的美育措施:(一)挖掘本民族文化精髓,建立本于民族文化的美育哲学,使我国的美育实施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和依据;(二)深入研究本国人民的美感反映倾向,,以作为拟具适合我国国情的美育实施计划的参考;(三)慎选美育教材,以免粗俗艺术腐蚀人心,危及民族精髓文化的根基;(四)艺术教育宜强调学生精神内涵的培养,发展其活泼的创造生机,而并非止于技法的学习而已;(五)美育决策人才亟待培育,以统筹我国未来文化的发展政策,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的精髓和先进的科研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促进我国文化和谐发展。(六)美育是解决人类现代困境的济世良药,并为人类提供了诗意栖居地极大可能,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美育思想 诗意地栖居 音乐 净化 摹仿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3-0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引子8-11
  • 第一章 时代背景11-19
  • 一、伟人的时代11-15
  • 二、艺术风格的转移15-19
  • 第二章 历史渊源19-33
  • 一、史诗19-22
  • 二、抒情诗22
  • 三、戏剧22-23
  • 四、音乐23-25
  • 五、哲学25-33
  • 1、毕达哥拉斯学派25-27
  • 2、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里特27-28
  • 3、智者学派28-29
  • 4、苏格拉底29-31
  • 5、柏拉图31-33
  •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美育思想撷英33-40
  • 一、实体论33-34
  • 二、目的论34-36
  • 三、快感论36-37
  • 四、摹仿说37-40
  • 第四章 艺术的教育功能—"净化"40-48
  • 1、悲剧40-41
  • 2、音乐41-43
  • 3、灵魂说与三要素理论43-44
  • 4、学龄分段44-48
  • 第五章 美育—人诗意栖居的可能48-55
  • 1、存在的真谛48-51
  • 2、时代的困境51-55
  • 第六章 美育——人诗意地栖居的可能55-62
  • 主要参考文献62-64
  • 后记64-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杰英;美育概念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任晓梅;浅谈美育的情感性[J];美与时代;2005年08期

3 聂振斌;中国美育思想探源[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4 刘伟林;21世纪:美育与人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韩德信,王晓华;孔子与柏拉图美育思想比较研究[J];管子学刊;2000年04期

6 聂危谷;面临美育热的忧思[J];美术观察;2000年12期

7 孙伟科;美育与艺术教育、完人教育关系问题的若干思考[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丁云亮;;新的时代呼唤美育的春天——评《西方美育思想简史》[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0年00期

9 段茂南,杨留兵,段晓静;百年中国美育的回顾与前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薛效成;中国早期的美育思想——礼乐教化与艺术素质教育[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闾海燕;;理学时期的蒙学美育思想[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廉茵;;乐记美育思想初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5 胡健;;梁启超美育思想新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王旭晓;;梁启超“趣味教育”思想对当代美育的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艳红;;身践力行 以美育人——论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思想的渗透[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辉;多维视域中的蔡元培美育思想[N];文艺报;2012年

2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 陈友峰;正确认识“美育”[N];中国艺术报;2008年

3 浙江宁波镇海炼化中学 倪晓艳;将美育融入信息技术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李兰;蔡元培美术教育思想与当代美育[N];美术报;2004年

6 王兆鹏;《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发掘古代优秀美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尹少淳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改进美育教学正当时[N];人民日报;2014年

8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9 赵勉;弘扬中华民族美德 铸造美的现代人[N];经济参考报;2003年

10 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促进会副会长 黄旭东;艺术教育界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误读及出路[N];中国艺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卫星;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亚军;中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2 汪宏;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美育思想流派对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薇;20世纪早期中国美育思想浅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捧莲;清末民初美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杜芳;建国前中国共产党的美育思想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春影;蔡元培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7 管彩云;魏晋时期人格美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聂苏;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满达;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 邵艳芹;明代后期新学美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47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1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